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

ID:44946662

大小:2.8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05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_第1页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_第2页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_第3页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_第4页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联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第17课赫鲁晓夫改革势在必行苏联的经济改革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Хрущев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原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

2、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从1958年春天开始将机器拖拉机站的农机具及其他装备出售给集体农庄,到1959年初,就全国范围而言,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改

3、组工作就大体完成了。到1959年1月1日,98.5%的集体农庄(76791个)买进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技术装备,其中拖拉机482000台,联合收割机214500台(为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在1958年初所拥有的拖拉机总数的4/5,联合收割机总数的2/3)。——《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第76页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邮票)加加林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

4、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ЛеонидИльичБрежнев,1906年-1982年),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

5、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Сергеевич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他是一位苏联政治家,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设计一张“苏联经济改革一览表”,并填写表中有关项目的内容。提示:先根据第一目内容设计好“赫鲁晓夫改革”内容表格,然后以此为

6、基础补上后面两个改革的内容就形成了“苏联经济改革一览表”。课堂活动名称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目的措施农业工业评价积极局限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氏改革混乱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给予农民一定

7、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问题探究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指导思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都没有脱离“左”倾教条主义和“左”的理论框架的限制,而戈尔巴乔夫虽然看到了必须对此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在实际改革过程中缺乏

8、有力的宏观规划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没能在客观上跳出“左”的的理论束缚。主要内容和结果: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异: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