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

ID:44944368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5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_第1页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_第2页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_第3页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_第4页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禅僧交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宋濂笔下的中日禅僧交流(张之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内容提要:元末明初的中日僧人交流,依靠宋濂的记录而保存下来。在宋濂的记载中,这个时期中日往来的僧人都是禅僧,他们一方面作为两国政府的使臣,承担了两国政府的邦交任务;一方面作为桥梁,沟通了两国间佛教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关键词:宋濂元末明初禅僧交流佛教僧人的往来,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的原因,中日僧人之间的交流不如唐宋时期那样频繁和数量众多,不过仍没有中断,被称为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在著述中记载了元末明初中日僧人之间往来的事迹。

2、其所记载的来华日僧中不乏在日本历史上影响较大者,如梦窗禅师在日本颇受镰仓幕府时期后醍醐天皇的器重;曾作为日本使臣来明的文珪禅师,也是颇受当时执政者重视的僧人。宋濂所撰的这些文章非常珍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保存下了当时来华日僧的资料,后人所撰写的关于这些日僧的传记,如《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日本梦窗国师传》与《日本古先原公传》就是在宋濂这些撰文的基础上而作。根据宋濂的记载,元末明初佛教僧人的交流、往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作为两国政府的使臣,二是专程来中国学习佛学。第一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的政府和贸易往来,第二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佛教和文化的交流。一第一

3、种类型的中日僧人,作为使臣起到了当时处于南北割据的日本与刚建立的明王朝之间交流纽带的作用,首先在佛教僧人交往的基础上,两国之间的政治、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始密切起来。明朝建立后,与日本的关系是从倭寇而起。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相继消灭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力量,他们的余部流亡到日本,与当地军事力量纠结在一起,不断骚扰山东沿海地区:“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为了消除倭寇对沿海的侵扰,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朱元璋派杨载、吴文华一行七人出使日本,“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诏谕中说:“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

4、其图之。”此时的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由足利家族掌握实际政权,称为室町幕府时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同一年(1368年),足利义满出任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室町幕府进于全盛时代。由于明朝对当时日本政治情况并不了解,杨载等一行七人,将朱元璋的诏谕送到了控制着博多、大宰府的南朝征西将军府将军良怀《明史》卷三百二十称为“良怀”,日本史书则写作“怀良”,现多认同“怀良”,如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的《日本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即称其为“怀良”。手里。良怀对明朝的使节态度很不友好,“日本王良怀不奉命”,杀害了五位使节,杨载、吴文华被拘留了三个月以后

5、才被放回,而且“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朱元璋再次派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这次的态度是“责让之”。这次明朝使臣到达的还是良怀的统治区,“守关者拒弗纳。秩以书抵良怀,良怀延秩入。谕以中国威德,而诏书有责其不臣语。”良怀的态度也很强硬,说:“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如有需要,可查看作者文库其他文档。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惟蒙古与我等夷,乃欲臣妾我。我先王不服,乃使其臣赵姓者訹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以天之灵,雷霆波涛,一时军尽覆。今新天子

6、帝中夏,天使亦赵姓,岂蒙古裔耶?亦将訹我以好语而袭我也。”元世祖曾派使臣赵良弼招抚日本,故良怀有此语。良怀要杀掉赵秩,赵秩颇有外交家的气度,不为所动,说:“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后。能兵,兵我。”良怀为赵秩气度所动,“下堂延秩,礼遇甚优。”随后,“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余,以四年十月至京。”《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外国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41-8342页。祖来等人于洪武四年(1371年)十月到达南京,宋濂记载此次日僧祖来作为使臣来华说:“皇帝廓清四海,遂登大宝。遣使者播告诸蛮夷,俾

7、知元运已革,而中夏归于正统。其称臣者,高句骊最先,交趾次之,流求、琐里又次之。于时日本良怀、亦令僧祖来奉表而至。”《送无逸勤公出使还乡省亲序》,《翰苑续集》卷之七,第894页。宋濂曾记载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勃尼国的情状,说:“洪武三年秋八月,秩与监察御史张敬之等奉诏,往谕勃尼国……明日王辞曰:‘近者苏禄起兵来侵,子女玉帛尽为所掠,必俟三年后国事稍纾,造舟以入贡尔。’秩曰:‘皇帝登大宝已有年矣!四夷之国,东则日本、高丽,南则交趾、占城、阇婆,西则吐蕃,北则蒙古诸部落,使者接踵于道,王即行已晚,何谓三年?’王曰:‘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故将迟迟尔,非有他

8、也。’秩曰:‘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于王,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尔。’”《勃尼国入贡记》,《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