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40474
大小:98.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5
《广东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复习学业水平测试第4部分专题3循环往复巧点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循环往复巧点题【考查角度】“中心明确”,是阅卷老师拿到一篇文章后第一个考虑的问题。所谓“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文章的思想正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让大家都能明白。作文“中心明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点题法。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出文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聚处”。【佳作
2、悟法】闻过则喜《咬文嚼字》给作家们“挑错”,作协主席铁凝反而向他们致谢,为何?只因铁凝明白,感谢他人的指正,正是在提高自己,改善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感谢别人的纠错,往往能让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古人云:闻过则喜。这句话放在今天仍是那么有力。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让人减少自己的失误。古有诽谤之术,今有网民发帖。从古至今,人们都明白他人对自己指正的必要性。一代大师梅兰芳,演出后有人找到他,直言演出中的不足,台步应该是八步。即便是资深戏迷也不会去数走步多少,而对于这些本来很小的事,梅兰芳却马上感谢了这位老先生,并马上改正。如果他没有感谢并听取意见,
3、也许就练不成他那完美惊人的京剧艺术,又如何能叫人念醉酒贵妃,散花天女到如今?减少失误一分,我们也就近完美一寸。演绎如此,写作如此,人生亦如此。在人生之路上,别忘了感谢那些为你指明过失的人。感谢他人的指正,让自己的事业得以发展。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并非以一人之力完成,也非一次定稿。后人看到的便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评点。若曹公无人相助、无人点评,他写作品,恐怕也不能让《红楼梦》成为这样一部巨著。所幸他感谢并接受,知错能改,其善之一就是有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的责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谦恭面对被人指出的错误,丝毫没有因身份地位的因素摆架子或表
4、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宝贵精神财富。知错能改,其善之二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其作为成就事业的垫脚石,直通成功的台阶。想那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在逼退秦兵、挽救赵国后自恃傲慢,洋洋得意。但通过身边的食客提醒后认识到居功自傲的错误,并诚恳道歉,及时改正,得到了身边更多人的支持,以此成就人生的辉煌。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在知错就改的态度中锻炼自我,提高自己的智慧和文化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犯很多错误,但我们不应该将错误掩埋在黑暗的心角。殊不知,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日后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就像在一次次
5、的考试中,如果不正视出错的小细节,到了大考,终归不会发挥出自己的好水平。我们就是这样在“吃一堑,长一智”的量的积累中不断前进,最终才可以达到质变的精彩。所以,别再顾忌自己可笑的面子了,只有知错能改,积极地面对错误,我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一个人说改错容易,可是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彻底地改正,付诸行动,却是很困难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错误时,请不要再做胆小鬼,勇敢地站出来,真实地面对。没有说改正了错误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让别人一直看不起,毕竟知错就改的人还是让人敬佩的嘛!让自己坦荡荡地站在人生的路上,像铁凝和莫言那样,让自己的生命无悔。知错
6、就改,善哉善哉。点评:这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文章之所以能得满分,阅卷组认为主要有两大优点:1.文章新颖别致,语言自然得体。文末巧用佛语“善哉善哉”,新颖别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别有一番风味。在语言表达上,用语比较自然,好似在与出错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非常亲切得体。2.巧妙引用素材,自然切入正文。文章非常巧妙地引用与作文材料相反的素材,运用正反对比法将写作的重心引入到作文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求新,而求深,得体而不造作。同时,由对作家们态度诚恳、坦然面对错误表示赞赏切入,抓住要义,表达观点,含而不露,有味道。反复点题法行文过程中,在标题、事例、论点、
7、段首、结尾、过渡等语段,设置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扣题,反复扣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如:青春的我们,抒写青春之歌当世人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喜爱,当社会竞相表现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苟且变为一种时尚,当软弱成为一种潮流,这个时代的青年便变得不堪一击。青年人应当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充满霸气,青春的我们,自当抒写青春之歌!一百多年前,面对渐衰的国势,谭嗣同喊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几十年前,北岛高喊“我不相信”,呐喊中透着几多疑惑;十几年前,由几个青年“鼓捣”出来的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震惊了西方
8、世界,被视为那一年中国最响亮的声音。而现在,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有些人只会在网上颓废地说:我被你雷倒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