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

ID:44938791

大小:384.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5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6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9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ρ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

2、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2.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南丘陵的红壤B.松嫩平原的黑土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3.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选A项。第2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即土壤越肥沃,土壤容重越小,据此选B项。第3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

3、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选A项。答案1.A 2.B 3.A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第4~6题。4.据图可知(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C.该土壤此时保温性可能不够好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5.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极地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A.增施熟石灰B.不合理灌溉C.使用农药D

4、.毁林开荒解析第4题,理想土壤体积组成是固体颗粒约占50%(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余下的水分和空气大约各占一半。如水分太多,则空气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如空气太多,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枯萎。P点固体颗粒约占51%,水分约占39%,空气约占10%。因此土壤中空气不足,水分过多。故选C项。第5题,P是我国某地区土壤物质组成的体积分数,则其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多雨。A、B、C三项中的三种气候类型我国没有分布,故选D项。第6题,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会产生土壤盐碱化现象。

5、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都会使地下盐分上升,产生土壤盐碱化现象。故选B项。答案4.C 5.D 6.B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7.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覆盖度B.海拔C.降水D.土层深度8.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

6、量减少,腐殖质减少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解析第7题,图示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山地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海拔不同,水热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故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B项对。植被覆盖度、降水、土层深度不是主要因素,A、C、D三项错。第8题,图示中整体上海拔越高,有机碳含量越多,说明有机碳含量与温度有相关性。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

7、耗有机碳多,C项对。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A、B两项错。高山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D项错。答案7.B 8.C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优良的原因。(2)三江平原的土壤类型是    ,为什么该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3)简述建三江水稻

8、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近些年来,该地区土壤利用出现了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自然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一看生态破坏程度,二看环境污染状况。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第(2)题,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