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

ID:44914432

大小:102.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4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_第1页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_第2页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_第3页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_第4页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复习)(一)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教材:《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题材特征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标志: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内容情感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

2、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常用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

3、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教材:《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岑参)、《燕歌行》(高适)题材特征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标志: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内容情感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

5、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情感: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常用手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提示填空,分析诗中刻画的边将形象及寄寓的诗人的情

6、感。塞下曲(其六)戎 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注] ①骎骎(qīn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联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寄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三)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对接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题材特征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内容情感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

8、,忧国忧民。常用手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武昌怀古栖一①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②荒凉七百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