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

ID:44909066

大小:30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4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1页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2页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3页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4页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气体的制取、收集和除杂1.发生装置的选择(1)选择原则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是否需要条件。(2)装置:固体反应需加热,如图①;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如图②③④。2.收集方法的选择 (1)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右图)。O2、H2、CO、CH4等均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注意:①倒立在水槽中的集气瓶不得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收集气体的纯度。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而是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这样收集的气体才会更纯净些。③若被收集

2、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将集气瓶(盖有毛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若被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则应将集气瓶(仍盖有毛玻璃片)倒放在桌面上。(2)排空气法:密度与空气有一定差别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可用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1);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2);如用图3装置收集气体时,当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气体由B进A出;当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气体由A进B出。注意:①集气瓶要干燥;②集气瓶中的导气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便于排尽空气。3.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3、9(1)实验装置(2)气体的干燥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如下表中常见气体的干燥剂: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浓硫酸H2、O2、CO、HCl等中性、酸性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无水硫酸铜(CuSO4)、无水氯化钙(CaCl2)H2、O2、CO、CO2、HCl无水氯化钙不能干燥NH3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H2、O2、CO、NH3等中性、碱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HCl、H2S等 (3)气体的净化选

4、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要除去杂质的性质而定。原则:①所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②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常见的气体及其吸收剂:水蒸气:吸收剂为浓硫酸、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钠与生石灰的混合物)等。HCl:吸收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等。CO2:吸收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碱石灰等。气体的净化顺序:先除杂,后干燥;加热之前先除去水。二、常见物质间的转化1.CO2的重要性围绕CO2展开的一系列转化反应2.金属及碱的重要性(1)9(2)3.盐的重要性酸、

5、碱、盐以及单质、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均与盐有密切的联系,盐将这些物质联系在一起。三、空气和水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组成是通过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来表示的,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相对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即一般是先把氧气消耗掉,而后利用压强和体积的变化来确定。所以,在选择燃烧物时一般选用红磷;不选用铁丝是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选用硫或碳是因为硫或碳燃烧后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如选用硫或碳,则瓶内可放一些NaOH溶液来吸收生成的气体。对实验误差的分析

6、应重点放在燃烧物的用量(要充分消耗氧气)、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要好)、记录实验数据的时间(温度冷却到常温下)等。四、溶液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是否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是否是一种混合物。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做是溶剂,而且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某溶液,一般指的是其水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才有确定的意义。在改变溶剂或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

7、进行相互转化。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浓、稀之间无必然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对于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③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④可以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等。五、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定性)。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8、程度,常用pH表示(定量),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OH-。93.NaOH和Ca(OH)2同属碱类物质,由于金属阳离子不同,因而有各自的不同特性,如NaOH易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因此,要充分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应选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存在时应选用Ca(OH)2溶液。4.“酸、碱、盐”这部分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