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93297
大小:22.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案课题: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总课时)班级姓名小组编写赵俊芳校对史九红【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学习重点】“文景之治”【学习难点】休养生息政策【学习指导】阅读51页------53页,独立完成自学检测内容【自学检测】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史称,刘邦就是。2、汉
2、初社会状况:残破荒凉,经济凋敝,国家贫困(1)原因:由于的残暴统治和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表现: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物资奇缺,人民得不到温饱。3、汉初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发展,巩固。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为了巩固和稳定。2、措施;(1)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2)将因战乱、饥荒为奴婢的人释放为,以增加农业劳动力。(3)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相应的减免及。3、作用:使汉初的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稳定下来。“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到了和时期,继续休养生息,他们的措施:(1)、政治上:注重,提倡,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2)经济上:进一步减轻,把田
3、赋降到。(3)法律上:重视“”,废除一些严刑峻法(4)治国上:提倡,反对。表现:文景时期,,,,国家积累大量钱粮,史称“”合作探究: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1)关注民生,以民为本。(2)稳定民心,发展生产。(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二、当堂演练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西汉政权2.“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
4、.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4、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是()A.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B.汉初统治者不懂管理C.秦朝焚书坑儒的结果D.楚汉之争5、“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A.打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材料二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史记·孝文本纪》材料三
5、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请回答:(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怎样?(2)汉文帝、汉景帝时重视什么?(3)采取了哪些措施?1、提倡2、减轻和3、勤俭治国,反对(4)因而汉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三、课后反思西汉的建立1公元前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史称,刘邦就是。2、汉初社会状况:残破荒凉,经济凋敝,国家贫困。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为了巩固和稳定。2、措施:下令“”;释放奴婢的人为,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减轻农民,相应的减免及。3、作用:使汉初的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稳定下来。“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提倡以
6、;把田赋降到;重视“”,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反对。文景两帝时期,史称“”(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合作探究: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抄到书上)关注民生,以民为本。(2)稳定民心,发展生产。(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