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48825

大小:5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08-03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各国法制现代化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传统社会法向现代社会法的转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然而,由于人文环境与社会结构上的差异,使不同社会在面临“共同问题”时,还要注意对各自“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法制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它能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引领社会法制发展中各个领域密切关注新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使自身的理论成长远离徘徊于现实之外的主观遐想,参与到现实的社会法律生活之中,反映并解读时代生活的各种关系,使自身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近代中国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引进了西学,进行了空前的社会

2、改造,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绝大多数引进的西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科学的旗帜下进行的,法学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引进中,法学不仅是作为一种具有真理性的普适性命题,而且往往成为对这些命题的研究、解说和论证,成为一套具有强烈规范意义的原则或规则体系。这就使得法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纯粹理性的学说,强调其系统性、逻辑性。似乎掌握了这一套逻辑上、系统上正确的原理,颁布了一套又一套系统的规则,最多再训练一批廉洁、循法的官员,法治的建立就指日可待了。”然而,法学不仅是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辨的学科,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几千年未有之转型,其中包括:传统计划

3、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万能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转型,利益、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的工具理性的发展过程。17归根到底,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乃是合理的常设企业、合理的核算、合理的工艺和合理的法律。不仅如此,合理的精神,一般生活的合理化以及合理的经济道德都是必要的辅助因素。没有人文环境、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物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控体系,其自身的现代化,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条件和标志。1978年后,随

4、着社会法制变革的发展,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新困难在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凸显,给中国特色法制现代化发展带来重重困难。“中国特色”不仅应从价值——方法同构的角度来理解,就变革中的社会而言,还应突出其“模式创造”和“模式选择”的意涵。固然,中国法制现代建设应包含对西方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吸取,而对自身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却最终建立在对自身法制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发现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规律。由此看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不是断代的,应是连续的;不是孤立的,应是有机联系的;不是短暂的,应是永续的。从历史角度来看,整体上把握法制现代化的成长

5、机理与发展的普遍模式,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法制变革面临的各种困难,加快法制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出我国当前法制现代化现实困境以及成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中国主义法制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引言二、法制现代化的内涵概述三、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一)立法时不太注重法律本身的合乎理性,存在法律间的不协调现象(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三)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存在(四)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整体素质较差四、中国

6、法制现代化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一)文化的专制(二)经济的计划性(三)社会的乡土性五、中国主义法制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快法律移植的步伐(二)促进法律意识的现代化17(一)价值取向的理性化(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语参考文献致谢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手段包括在大学学习所得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检索万方、知网、校园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

7、,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1]王建平,《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学术交流》2003年第5期。[2]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3]马克林,《近代法制转型的考察与思考》,《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4]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5]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刘秀萍,《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7]梁治平,《梁治平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1997年版。[8]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9]许玉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