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7449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隈研吾的“竹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隈研吾“竹屋”常言道,旁观者清。也许建筑也是一样。外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理解真的就比中国建筑师更透彻吗?近年来不少外国建筑师在国内做了不少设计,但真正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又有多少呢?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是否能够从内涵和神韵上给我们一些启示,目前可能还难有定论。 从隈研吾的“竹屋”谈起 作者:尹慧君 摘要:本文从环境美学观,材料运用和空间塑造这三方面入手,结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作品,浅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感受和理解。关键词:竹屋 东方建筑 崇
2、尚自然 材料 空间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在当时的建筑界和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哄动,至今还给人留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古老的长城脚下,知名的建筑师们尽情释放他们的才华和创意,为我们呈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建筑精品,极赋时代感和艺术价值。受亚洲地域性的影响和东方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作品虽然外在表现出前卫的国际化趋势,但内在却又集中而深刻地体现着东方建筑的内涵和神韵,本文就将结合其中“竹屋”这一方案,浅
3、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理解。 “竹屋”的设计者隈研吾先生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并赢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是最据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座建在狭窄的山岩之上的建筑姿态舒展,与环境浑然一体。建筑师大量运用竹子这一简单而朴质的材料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日本建筑的空间感有机结合,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崇尚自然的环
4、境美学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自古就有崇尚“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凡人工环境,无不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只限于自身的完整、优美,更强调与广阔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包括和周边的自然山水、历史文脉以及已存在的建筑实体相谐调。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的其它国家,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在“竹屋”的设计中,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首先是学习万里长城的“建筑方法”,即建筑与用地的关系,试图在这个设计中反映出长城所具有的建筑形态
5、和文化内涵。他认为“长城是在保留了复杂的倾斜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延绵不断的连续体”,其本身不是单纯的,个体的,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的一部分。于是他在未经修造的斜面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将细长的平面形小心翼翼地放了上去”,使得建筑以一种本质的状态存在于自然中。他还力图使建筑的精度符合建筑场地所固有的“风景的精度”,将建筑“粗矿化”,使建筑与长城以及周边风景的那种粗矿(低精度)达到和谐的统一。整个房子的形态及材料的选择都表现出基地所承载的内在信息,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之下,竹格栅有秩序的排列,似隐似现,宁静、淡
6、泊,自然而不造做,象征性地表现了长城“墙”的特质,不但谦虚的融入了自然,还成为自然景观中的亮点,令自然充满灵气。 2. 体现本土价值观的材料运用这座建筑的外表都用竹子包起来,从屋外到屋内,甚至推拉的门窗和为生间的脸盆都尽可能使用竹子,光线透过竹架照射进来,与深灰色的石头地面、光洁的落地玻璃窗形成对比,虚实相生,冷暖相宜。竹子的色彩、质感和纹理被原生态的展现,山风习来,似乎可以闻到竹子的气息,倍感亲切。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中国。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看,竹子代表了东方文
7、化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认为“五行之始,盛德在木”,中国和日本的古建筑绝大多数采用木结构,这 不光是应为木材取材方便,加工容易,便于维修,更是由于木的通用性非常强,适用于不同的地貌,抗震性极好。另外,木给人的感觉温、宽容,生生不息,体现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崇尚生命的精神追求。竹子是木的一种,除了拥有木的诸多优点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秉性,竹的简洁、向上、清高、质朴一直是文人雅士修身律己的道德标准。在这里,建筑材料的运用超越了世俗追求美观和物化的外在形式,进入一个表达设计者甚至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思想意境的层面,我想,这
8、也许是东方建筑所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精要所在了。 3.用空间孕育文化哲理竹屋的内部被不同直径的竹子排列而成的竹墙和竹柱分割为各种不同空间。竹墙界定了空间却遮挡不住视线,阳光透过竹子的缝隙射入,虚实相生,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置身其间,四周山色尽现眼前。在这里,划分空间的墙体,起到的作用不是隔断,而更是一种连接,连接内于外,连接人心与自然。一条石板桥越过水面,通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