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3上期中测试卷(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中检测卷(四)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kěliándǎsǎochéngshíyánliào()()()()fúzhuāngyǐngzigàosùguīzé()()()()méiyóuchǔfázúgòufēngshōu()()()()二、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哞哞(mōumū)给(gěijǐ)予蹭(cèngzèng)来蹭去放假(jiǎjià)憧(chōngchuāng)憬雨靴(xuēxiē)三、词语运用。(26分)1.比一比,组词语。(10分)欣()换()淡()功()迷()欢()唤()谈()攻()谜()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
2、择正确的解释。(4分)穿:A.破,使通透。B.放在动词后,表示通透或揭开。C.通过孔洞。D.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1)你的小心思,早就被我看穿了。()(2)子弹把这堵墙打穿了。()(3)小明穿着一双名牌旅游鞋。()(4)妈妈用绳子把萝卜条穿起来晒成干儿。()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把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9分)秋()气()面()耳()光()()目()()多彩万()()新意()()长(1)同学们把教室打扮得()。(2)小明和小丽为了一个数学题争论得()。(3)老师()地说:“做了错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4.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A.排比B.夸张C.比喻D.拟人(1)狐狸
3、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着滚,捧着肚子,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3)农民伯伯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1.我想更多地了解关于蚂蚁队长的故事。(缩句)2.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根据提示词,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树。3.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4.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改为陈述句)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1.《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享誉世界的作家
4、。()2.《去年的树》一课中,小鸟最后找到了树。()3.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山林的景象。()4.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三个胃贮藏食物,只有一个胃是管消化的。()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时。这句话的意思是:。2.根据《大青树下的小学》写出课文中介绍的三种以上少数民族的名称:。七、口语交际。(5分)暑假里,婷婷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成语故事》,走出书店后发现书中有几页撕坏了,于是就回书店和售货员阿姨调换。她应该怎样和售货员阿姨说呢?八、课内阅读。(7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5、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水泥道像。梧桐树的落叶像。棕红色的小雨靴像。2.从哪里可以看出院墙外的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用“”画出来。(2分)3.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写秋天的美丽景色的?(2分)九、课外阅读。(8分)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鸡蛋卧在上
6、面,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啦!”“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边卧一个,下边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
7、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伸做“绅士”状。“那我就不客气了!”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着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本文三次引用了“”的历史故事来增添文章的情趣。(1分)2.请概括出三次吃面情节的共同点。(2分)3.短文中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是哪一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