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30207
大小:35.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30
《百家讲坛 刘仁增 落实“语文要素”先从读懂“语文要素”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实“语文要素”,先从读懂“语文要素”开始(350500)福建省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刘仁增联系电话:13705992290与以往教材相比,部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并进。特别是“语文要素”,明晰了单元训练重点,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研制“暗中摸索”的窘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可以一逸待劳、高枕无忧。落实“语文要素”,得先从读懂“语文要素”开始。一、为什么要读懂原因一:表述高度精炼。随便找到一个“语文要素”,你会发现,概括性、提炼化是其表述的一大特征。言简意赅当然可以一目了然,但也存在着意思笼统、含义宽泛的弊端,不厘清、不明辨,何以做
2、到心中有数?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关于“关注”,词典的解释是“关心重视”,甚是笼统。“关注”是注意到课文有新鲜感的词句,还是发现了有新鲜感词句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感受到有新鲜感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抑或是习作时能使用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需要明确。“有新鲜感”也一样,什么样的词句属于“有新鲜感”?根据什么判别词句是否“有新鲜感”?也需要弄清。否则,教学就成了盲人摸象,不知所以然。原因二:呈现形式多样。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的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只是提纲挈领地明示语文训练项目,课后思考练习中的“语文要素”就
3、相对具体和详细。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和具体化,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侧重点,其课时目标和训练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仅仅读懂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远远不够,还得结合课后思考练习,方能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依然以“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例,所在单元安排了3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课后练习就是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落实“语文要素”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只需“画”:“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不懂就要问》还要“交流”:“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语文园地》则要“抄”:“看到这样的词句,我8会多读几遍,然
4、后抄写下来”,要求不同。而《花的学校》一课,“关注”则具体化为想象画面:“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认识拟人写法:“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仿写拟人句:“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来,他们……’‘蝴蝶一来,他们……’”。原因三:价值功能有别。部编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非常丰富,涉及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主要分为知识要素、能力要素、策略要素、习惯要素四类,要素类型不同,所蕴含着的价值功能也不一样,教学目标要求自然也会有差异。一般而言,知识大多以记忆、积累为主,能力、策略要求领会应用,习惯重在养成,离不开语文实践。比以三年
5、级下册“语文要素”为例,“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中的“明白”、“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了解课文是中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中的“了解”,属于“认知、识记”的层面;“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试着”、“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概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感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的“运用”、“复述故事”的“复述”,都是行为性指令,指向的都是阅读能力和策略的培养。二、要读懂什么1.明晰“语文要素”的价值定位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应用
6、在种种的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也可以作‘抒情’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这就告诉我们,同样一篇选文,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选文如此,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亦然。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据此确定的教学目标有:第一,让学生认识“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阅读方法;第二,让学生了解“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有哪些可行的阅读方法;第三,借助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并与同学交流;第四,在感受想象的神奇的基础上,发现这
7、些神奇的想象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第五,指导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第六,在运用多种方法“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过程中,意会到什么样的想象适8合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效果最好。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哪些是合宜适切的,哪些要摒弃的,需要加以比较、分析和判断。第一、二意在阅读方法的名称和做法的认识和了解,属于“知识识记”的范畴,学生获得的是“是什么”的静态知识,显然不合适;第三重在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提高语言感受力,指向的是“知识理解和领会”层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和感受力,符合课标第二学段“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8、言”“与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