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17933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30
《唐诗宋词选读 初唐诗的起始课 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唐诗讲义一、“三部式”(一)(第一、二课时)本单元的标题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我们学写议论文,尤其是在分析材料时,必须要学会辨证的思考。因此说到“风神初振”,就必须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相对于什么而言,初唐诗是一种“振”,即振作、振奋;二,相对于什么而言,初唐诗又是一种“初振”,即并没有振作得很充分。首先,在初唐诗之前的南朝诗尤其是梁陈时代的诗,历来被视为内容庸俗格调不高的亡国之音,在某些特定时期内甚至被视为黄色下流的东西。如梁简文帝萧纲的这首诗:咏内人昼眠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幛,插举捩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娼家。
2、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开始注意这类作品,并给以相当高的评价。但不管怎么说,这类诗相对于后来波澜壮阔的唐诗来,的确显得题材过于狭窄、语言过于细腻(如“簟文生玉腕”一句就是写在手腕上印出的竹席的纹路),象“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之类的豪言壮语在梁陈时代的诗中是很少看到的。因此,相对于前代的诗歌创作而言,初唐诗的确显出了一些新的气象。但是另一方面,初唐时代的诗歌创作仍然表现出很多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之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律诗创作中对“三部式”这样一种贵族式诗歌创作模式的延续。且来看下面两首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3、。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问: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答:首联是抒情,中间颔颈两联写景,尾联也是抒情。问:如果首联和尾联都是抒情的话,那么两者的内容是一样的吗?A答:不一样。首联是作者所处的状态,尾联是作者所抒发的情感。B答:不一样。首联是作者的感受,尾联是作者的思考。问:两位同学至少都认识到首联和尾联有所不同。如果把“状态”一词理解为既包括作者所面对的外在环境、也包括在面对这种外在环境时作者的心理感受的话,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状态是引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的一种话题,作者在首联中
4、交代的是他写的是什么。这往往包括在什么环境中发生的什么事、以及在面对这样的事时他可能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在杜诗中,首联写的是一个“宦游人”“惊”于“物候新”;而在杨诗中,首联写的则是作者在面对“烽火照西京”时心中的“不平”。这两首诗都是比较标准的“三部式”作品。首联主要点出了作者所要展开的话题,奠定了全诗情感的基调;而尾联不管是抒情还是思考,都同样是作者对首联所涉及话题的一种反应和感受。因此,在分析一首“三部式”律诗的主题或主旨时,我们就应该首先在首联和尾联中去寻找。有时候偏重于尾联,有时候则需要把首联和尾联结合起来看。请同学自己分析归纳下列几首诗歌的主旨: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
5、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问:首联写的是什么?答:写的是一次宴会。问:如果是普通的宴会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宴会上的蜡烛吗?答:不会。问:那为何会出现蜡烛这一意象?大家联系诗题想想?答:应该是因为离别之难。在这首诗中,首联尽管没有直接提到离别,但是倘若是充满欢悦的宴会的话,作者又何至于将注意力投注到缓缓燃烧的银烛上?只有当无言相对、怅然无绪却又依依不舍时,银烛这一意象才可能进入诗人的视野。因此,首联就点出了本诗的话题:别友人。而在尾联中,作者就直接抒发了离别之伤感。这首诗的首联点出了从军这件事、从军的人及其从军的原因,而在尾联中作者
6、表达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梅花落杨炯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问:首联写的是什么?答:窗内人看到了窗外的一株梅花。(这个回答让我有些意外的惊喜:学生竟然能注意到“窗外”这个关键的词以及隐含其中的“窗内”之人的“看”的行为)问:梅花开在什么时节?答:早春。问:梅花象征了早春,这就和尾联的“春恨”联系了起来。“恨”由何而生?答:因为“行人断消息”。女主人公所思念的人无法象梅花一样应时。问:那么为何梅花只有“一株”?答:一株寒梅似乎也和女主人公一样孤独。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似乎暗示了主人公的孤
7、独。(高考题举例分析: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这句分析相当到位,即使没有交代得非常具体,首联的环境本身确实已经照应了送别的主题。这与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属于同一类型。)B.二、三两联描写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