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16226
大小:206.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9
《常用隧道开挖方法分析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与传统的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流程图见图2.1所示。图2.1双侧壁导坑法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多,速度较慢,施工干扰大,成本较高,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临时支护在拆除过程中还面临着潜在危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采用先初期支护闭环、施工仰拱、施工二次衬砌砼的方法。当解除临时支撑施工仰拱和二次衬砌时,隧道全断面均由初次支护和围岩承受应力,而此时隧道别无支护,工序时间很长,一担出现险情,根本无法处理。(2)隧道采用全断面衬砌,衬砌台车的设
2、计复杂,自重和刚度较不易保证,台车自重大过大,走行和拼装非常困难。(3)为确保施工安全,隧道核心土开挖必须二次衬砌紧跟,采取核心土与二次衬砌循环作业,施工进度缓慢。(4)隧道开挖过程中临时中壁和临时型钢支撑材料用量很大,施工造价高。2)与中隔壁法(CD法)开挖流程图见图图2.2所示。图2.2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3)与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流程图见图2.3所示。图2.3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中隔壁法(CD、CRD)的作用在于分隔隧道、形成中心支柱
3、,从而“减小”开挖断面,减小隧道断面效应,同时传递荷载,不能对中隔墙造成很大破坏,注意加强中隔墙的支护质量,确保其支撑强度,同时注重临时仰拱的施工,所以在爆破中很难精确的控制药量。这就导致了施工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影响施工进度的。中隔壁法施工中临时支护在拆除过程中还面临着潜在危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CD、CRD法开挖,由于开挖步骤比较多,因此工序比较复杂,必须合理安排工序,才能保证施工规范、有序进行。(2)采用CD、CRD法施工时,应沿两侧分部交叉进行,每开挖一部均应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
4、设钢架、施工临时仰拱、施作中隔墙,中隔墙分部联结而成。各部分开挖时,钢架设计加工尽量与开挖轮廓吻合,支护尽量圆顺,从而减小应力集中。(3)由于工序多,施工用水和隧道渗水容易在边墙处汇集,浸泡拱脚基础,使其变软,从而造成初期支护和围岩的整体下沉,因此施工中的施工用水和隧道渗水必须设法有效排放。(4)隧道开挖过程中临时中壁和临时型钢支撑材料用量很大,施工造价高。鉴于此,针对浅埋特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设计提出的双侧壁导坑法与中隔壁法(CD、CRD)开挖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十分有必要。
5、为此,我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三标项目部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实践和不断地创新总结,最终形成了洞墙法(五路口站)、弧形导洞预留核心土法(天生站)、单侧壁+临时支撑(TBM调头段)等特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即克服了传统双侧壁施工法与中隔壁法(CD、CRD)的缺点,又保证了特大断面施工的安全、质量的可靠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墙洞法施工技术,在现场运用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