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779874

大小:37.4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8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命题:审核: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A.确定继承人选天子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内容,其中“天”

2、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即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文中意义是采用宗法制任命天子可以解决贵族之间争夺权力的问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句话的

3、意思是说,文王因为行仁义而称王,偃王则因为行仁义而导致亡国;这说明任意只适合于古代而不适合今天,这传达出的是一种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的观点,联系百家主张可知,这是法家的观点,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百家争鸣点评: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大变革;(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3.

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人民耕田的数目和产量发生了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②④。③是错误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所以选B。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

5、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是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题最佳解题方法是使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凋敝,运用无为的主张实行

6、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经济发展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故排除含有③的选项A、B、C,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制度·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5.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刺史的职责,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

7、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官僚机构及官员带有监察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难点之一,要引起足够重视。题目中的御史大夫,秦朝中央监察官员,三公之一;刺史,汉代监察地方的官员;按察使司,明朝地方监察官员;枢密使,宋代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分散在教材各处,要从不同角度归纳相关知识点,同时和其他相关知识联系,如宋代通判的职能。6.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B.“塞兼并之路”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春秋大一统

8、”【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限田,限制兼并和轻徭薄赋都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大一统的观念是董仲舒新提出的,符合汉武帝时期维护统治的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7.“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人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景象不会出现在A.秦朝B.南朝C.唐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