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78405
大小:626.9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28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绍兴市稽山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历史学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的史实是A.礼祭制度基本始于春秋战国时期B.通过宗法关系决定社会等级秩序C.贵族政治已经被官僚政治所取代D.天子实现对地方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可以看出宗法制下的天子、
2、诸侯和卿大夫、士在祭祀的时候是需要有不同的礼制的,这也体现了一种维护等级的规制,故选B;A不符合史实;CD是在秦朝开始实现的,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2.下图箭头表示的是秦朝在平定某地时的行军路线。下列选项中对此行动起到促进作用的措施是A.修筑长城B.开凿灵渠C.修建“直道”D.开辟“五尺道”【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知秦始皇结合所学知识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
3、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北方;C项是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命蒙恬率领10万工人修建的;D项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故不符题意。【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片提出有效信息,秦始皇打算统一岭南地区,然后结合灵渠的相关知识判断。3.北宋乾德二年,宋太祖“欲为赵普(时任宰相)置副而难其名称”,翰林学士承旨(官名)陶毅的建议最后被采纳。下列选项中他推荐的“名称”最有可能是A.刺史B.三司使C.枢密使D.参知政事【答案】D【解析】A项是汉代的;B项时是北宋时期管财政的高官;C项是北宋
4、时期管军事的高官;D项是宋代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与“欲为赵普(时任宰相)置副”相符,故本题答案选D项。4.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朝代政制时写道:宰相机构简化为一省制,虽与最高军事、监察机构三足鼎立,实际上仍居主导地位;地方大行政区形成,出现了比路更大的行政机构,政令贯彻迅速,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这一朝代是A.唐B.宋C.元D.明【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宰相机构简化为一省制”说明这是元代的中书省,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5.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
5、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说的是汉初政府抑制商人的举措,后半部分强调的是汉初对商人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打破了,故答案D最符合题意。A与C中叙述的内容严重不符合史实,B的结论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考点:中国古代史·秦汉·汉代的社会经济6.唐诗中有“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诗句。它所描写的窑口出产的器物最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根
6、据材料“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可知是南方的岳州窑,唐釉下彩陶罐的主要产地是湖南长沙铜官窑(即岳州窑),故答案为B项;唐三彩的主要产地都是在北方,排除A项;唐青瓷莲花碗的主产地是在浙江,排除C项;唐白瓷穿带壶的主产地是在河北的刑窑,排除D项。7.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可知此
7、题考查的是我国耧播技术。A项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西汉时出现,不符合题意;B项是曲辕犁,唐代出现,材料是在汉代;C项是播种用的耧,符合题意;D项牛耕图,不能反映“下种挽耧”。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8.《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此书的是A.“圣人处无之事,行不言之教”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C.“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纯纯则易使也。”D.“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是道家学说
8、的主张“无为而治”,B是墨家学派的主张“尚贤”,是汉代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都不符合法家或者商鞅的要求,故排除。C项的主张是“重农”,而商鞅在变法时是主张“重农抑商”的,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