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4777381

大小:62.7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28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

2、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

3、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只有不

4、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

5、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④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

6、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B.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C.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的精神。D.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

7、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B.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D.文章第②段辩证地分析“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定海神针。B.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

8、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

2、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

3、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只有不

4、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

5、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④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

6、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B.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C.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的精神。D.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

7、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B.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D.文章第②段辩证地分析“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定海神针。B.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

8、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