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

ID:44775045

大小:425.7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8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_第1页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_第2页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_第3页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_第4页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免疫学问答题(有问题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微生物与免疫学问答题1、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的化学性质,分子量,分子构象,易接近性,物理状态(1)化学性质•化学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芳香族氨基酸),其免疫原性就强。•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2)分子量大小•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但要兼顾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3)(4)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

2、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中分布的部位有关。(5)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较其单体抗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二、宿主因素1.宿主的遗传性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况等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1)剂量文档实用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和腹腔等途径诱导正性免疫应答。消化道摄入的抗原更倾向于诱导

3、免疫耐受(负性免疫应答)。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以及功能√(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2)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

4、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H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结合。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V区的功能:①特异性结合抗原;②抗体结合相应抗原分子,③中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生理与病理);④BCR特异

5、性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⑤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文档实用C区的功能:①激活补体:IgM、IgG1~3--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凝聚的IgA或IgG4--激活补体旁路途径;②与细胞表面FcR结合:1)调理作用;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促吞噬;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介导I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粘膜,IgG通过胎盘;sIgA穿过粘膜C区的功能。4比较补体不同激活途径的异同区别点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激活物IgG1~3或IgM与Ag复合物脂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A和IgG4细菌甘露聚糖残基、MBL参

6、与成分C1~C9C3,C5~C9,B、P、D因子C2~C9C3转化酶C4b2bC3bBb同经典途径C3转化酶C4b2b3bC3bnBb同经典途径所需离子Ca2+Mg2+Mg2+同经典途径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在感染后期发作用参与非特性免疫,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起作用意义再次感染或感染后期参与特异性免疫初次感染或感染早期发挥固有免疫效应同旁路途径5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1)补体自身的调控: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2)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①调节经典途径:C1抑制分子C1IN

7、H可与C1r和C1s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其失去正常酶解底物C4和C2的功能;可溶性C4bp(C4结合蛋白)和CR1(补体受体-1),可与C4b结合,并完全抑制C4b与C2的结合,防止C3转化酶的组装;膜辅助蛋白(MCP),促进I因子对C4b的蛋白水解;DAF(衰变加速因子)可同C2竞争与C4b结合,从而抑制C3转化酶的形成。②调节旁路途径:抑制C3转化酶的组装和形成、促进C3转化酶的解离:H因子、MCP、DAF等;P因子可延长C3转化酶的半衰期,加强其裂解C3的作用,起正调节作用。文档实用③调节膜攻击复合物:同源性限制因子(HRF

8、)也称为C8结合蛋白,可干扰C9与C8结合,从而抑制MAC形成。6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