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

ID:44753728

大小:92.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8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_第1页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_第2页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_第3页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_第4页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畅优新课堂】2017年冬九年级下语文版语文导学案:第12课 科学与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与艺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学习摘引和转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2、让学生懂得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且普遍联系的。(二)学习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2、明白科学与艺术沟通的意义。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我们常常以为科学与艺术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许多伟大的人物既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如达·芬奇等。关于这一点,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科学与艺术》的序言中做了精彩的阐述。四、教材精华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

2、都是真理的普遍性。(①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科学的自然定律,是由人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组成的,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品味】科学的自然定律,是由人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组成的。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因此说,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艺术,例如诗歌、绘画、

3、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品味】画线句强调了人类的创造力,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举例论证。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水调歌头》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

4、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②文章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段析】列举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和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不同作者所写的同一题材的诗词——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品味】不管是唐代的李白,还是宋代的苏轼,他们笔下的“月”虽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但“月”还是那个“月”,依然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

5、。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段析】举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品味】举例论证。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③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段析】结语,重申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第二部分第一层: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情感”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应。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

6、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段析】本段揭示了科学家“创造”科学的方法,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品味】科学家“创造”科学的方法,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

7、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段析】本段以物理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为例,证明科学是人类智慧、人类“创造力”所为。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讲科学的创造力。【品味】列举物理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证明科学是人类智慧、人类创造力所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④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品味】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其覆盖面是极广的。但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广,它的本身是不会变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

8、,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