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51376
大小:611.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7
《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22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表现(1)城市①衣:“洋布”“洋装”渐入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剪辫易服”,象征五族共和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样式多样,西服、旗袍、学生装、粗布大衫等流行。②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式住宅增多。④行:随着轮船、火车、汽车、电车的引进,中国交通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⑤风俗习惯方面:逐渐西化。维新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辛亥革命后,社交礼仪上采用握手、鞠躬等新式礼仪,称呼上
2、采用先生、同志;采用西方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2)农村经济落后,信息封闭,生活贫穷,传统的生活习俗坚若磐石。但洋货开始向农村渗透,开始进入中等农民家庭。2.认识一定时期的社会习俗是一定时期思想的体现。这一切变化都来自于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刻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重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根据建国以来的国情,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1.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即过渡时期。此时,农民
3、分到了土地,城市解决了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用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城乡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人们的衣食住行简单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这一时期社会的风尚。2.第二阶段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国内正处于“文革”时期。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社会生活单一化倾向较重,而且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衣服样式和衣着习惯成为思想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准。当时以着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充斥中国街头,大力提倡艰苦朴素。3.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奋斗目标,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基本生活方面,到1987年,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着装方面,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住房方面,1995年,国家实施了“安居工程”;社会风尚方面,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风尚逐步形成。三、近现代交通工具变革的表现及影响1.表现(1)水运①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2)铁路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②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③新中国成立后,加快铁路建设。④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
5、路建设。⑤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3)公路①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②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限。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4)航空①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开始起步。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取消了限制,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2.影响(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开阔了人们的视
6、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3)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4)交通工具的增多,带来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四、通讯工具的进步1.电报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了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电讯
7、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末,中国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五、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及影响1.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①近代报刊逐渐走向繁荣,成为先进中国人宣传进步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如维新派的《时务报》、革命派的《民报》、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等。正确理解近代报刊业的特点(1)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近代报刊业发展的显著特征。(2)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尤其注重政论,近代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②新中国成立后
8、,《人民日报》、《红旗》等报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报刊的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