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51367
大小:1.5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7
《福建省南平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南平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4页,4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25.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其认识源于A.历史的局限性
2、B.个性的价值观C.思想的矛盾性D.主张的片面化26.图8表述最准确的是A.集宗教、商业、娱乐于一体B.源于六朝民间集市——草市C.民间信仰与经济的有机结合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重要表现 图8清代庙会27.光绪二十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面世,朝野震动,各界人士纷纷争阅,求书者络绎不绝,一印再印仍不敷需求,甚至科场考试也常以书中所谈时务为题目。该书畅销的背景是A.科举考试的改革B.市民阶层的需要C.近代工业的兴起D.民族危机的深重28.杨度认为: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他的“民族
3、观”强调A.民族血统论B.文化共同体C.种族融合体D.地理决定论29.1904年《时报》载:共和国家,主权在民,举凡一切政务,非由吾民通过,不可贸然施行,此必然之理也。由此观之,吾民责任重大,已不待言。从中折射出当时中国A.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D.民众国家责任意识增强30.下表为1928—1930年中外火柴销售量情况年份国产火柴(万箱)瑞典火柴进口量(万箱)瑞典火柴占国产火柴比重(%)192845.612.928.2119294116.841.02193035.417.948.07对表中信息理解最具说服力的是A.资本输出
4、不断增多B.民族工业发展减缓C.市场竞争日趋激烈D.社会需求出现过剩31.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小平):“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其战略意图在于策划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2.据统计,雅典一年之中有祭典和节日六十余个,这些文化活动既是民众的大事,也是城邦的大事,因此雅典政府是十分重视的。这主要基于A.民族习俗的影响B.城邦的重视倡导C.政治文化的融合D.雅典的公民素养33.图9是某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 最恰当的标题是A.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B.打着民主幌
5、子的君主专制图9C.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D.相互妥协下的“一票共和”34.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35.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
6、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135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
7、求。——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开始关注下层贫民的教育,各种办学形式出现,主要有慈善学校、主日学校(星期日学校)等。慈善学校的男生以园艺、木工、制鞋和印刷等技术课程为主,女生开设缝纫等生活课程,最主要对学生进行宗教和道德训练,使他们养成对上层尊重的态度。主日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对贫苦儿童进行宗教和文化教育,学习基本的读写知识,工作之余教儿童阅读圣经,使下层群众养成勤劳虔诚的习惯。此外还有一些文化和技艺课程设置,适应工厂生产的需要。 ——摘编自朱静轩《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教育》(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元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