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S版】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12 球王贝利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2球王贝利教学目标: 1、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一、看资料导入. 1、同学们,今天何老师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图片) 你们认识他吗?(贝利) 2、你们知道他是什么人吗?(知道的请他介绍一下) 3、想听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人物简介)师读. 4、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这位赫赫有名的球王. 5、那么,你们想知道贝利是怎样成
2、为“一代球王”的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球王贝利的童年生活,去了解他成为球王的真正原因.(板书:球王贝利)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非常认真地,大声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用线划起来.下面开始. 2、读完了吗?下面以四人为一小组,【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互相帮助解决不会读和不理解的词语.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词语,等一会儿提出来.(学生交流) 3、还有不懂的词吗?(有就帮助解决,没有就过去了)三、学习课文. 1、我们说光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还不算最能干,最能干的
3、是把一篇长长的课文读薄了,读成几个词.现在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同学最会读书,能从长长的课文中读出贝利能成为球王的原因,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几个词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的.(请学生快速读课文) 2、请大家来说说你从哪个词中读出了贝利能成为球王的原因? 学生交流,师随机板书:喜欢勤奋真诚 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贝利能成为球王的三个原因,真不错. 3、下面,何老师要请同学们抓住其中的一个原因,再默读课文,找一找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贝利很喜欢踢足球,踢得很勤奋,又从哪里看出他很真诚?(学生自学,给2分钟的时间) 4、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学得都很认真,有的同学还一边
4、读一边在划句子,这说明了我们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好吗? 5、哪些同学选择了贝利很喜欢踢足球这个原因?请你们来说说你是从哪句话中感受到贝利很喜欢踢足球的?并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院子里踢,在巷口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1)谈谈你的理解. 是呀,男孩生活那么贫穷,买不起足球,却依然非常喜欢踢足球,【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请你用朗读来表达 男孩对
5、足球的那份喜爱之情,好吗? (2)小男孩是那么喜欢踢足球,可是他家里太穷了,买不起足球,于是他只能踢,只能踢,只能踢.(学生填空说)读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问问小男孩吗? 预设:你踢汽水瓶就不怕玻璃割破脚吗?你踢椰子壳就不怕脚痛吗? 是啊,踢这么危险的汽水瓶,小男孩怕吗?(不怕)踢这么坚硬的椰子壳,小男孩怕疼吗?(不怕) 这都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小男孩太喜欢足球了).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3)可是,他生活的是怎样一个环境呢?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贫民窟?你们能想象一下吗,那是怎样一个地方?(学生想象发言) 是啊,大家想象得很对,就在这样的贫民窟里,小男孩有没有很好
6、的场地用来踢足球?(没有)所以他只能在,只能在,在.(学生填空说) 多么爱踢球的孩子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4)哪位同学愿意自己一个人来读这段话,读出你的理解,你的感受.(多请几位) 真不错,你读出了小男孩对足球的那份喜爱之情. 在坐有喜爱踢足球的同学吗?请起立,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真是没有让老师失望,掌声鼓励一下. (5)过渡:就是因为小男孩对足球这样喜欢,这样痴迷,所以后来他能成为一名.(球王)【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 6、但是,要想成为球王仅仅依靠喜欢够吗?(不够),还需要什么呢?(勤奋) 是呀,我们大家
7、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不努力去做,不勤奋去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对吗?踢足球也是这样. 那么,你是从哪里看出小男孩踢足球很勤奋呢? 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已经能准确地把球踢到远处随意摆放的水桶里. (1)请你说说你特别是从哪个词里读出了小男孩的勤奋?(卖劲) “卖劲”是什么意思?(卖力),请你很卖力地读读这个句子. “卖劲”的前面为什么要用上一个“更”字能?请你更卖劲地读这个句子. (2)你还能从哪个词里读出小男孩的勤奋? “不久”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