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A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轮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A)第十三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
2、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
3、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高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训练卷-地理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4、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6~8题.6、图示区域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7、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
4、坡度D、温度8、如果乙地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9~10题.高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训练卷-地理9、“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①大风②过度垦荒③破坏植被④气候干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所描述现象的区域是()A、塔里木盆地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D、青藏高原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结合江西
5、省地图,完成11~12题.1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水旱灾害加剧B、湖泊淤积C、土壤盐碱化加重D、河床抬升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约22千米处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
6、”景观.据此回答13~14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高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训练卷-地理15、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
7、④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18、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上升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