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3508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7
《教育行业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树德都外语文组周廷学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来为“教育”下定义,引起了无数有识之士的共鸣,我也想借用来作为我的标题与论点。一现在,许多普通中学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往往产生厌烦情绪;而高中语文教师更是在高考的指挥棒指东指西的胡乱挥舞下疲于奔命,有点晕头转向,不能辨别东南西北了。按理,语文学科是最具活力甚至最具魅力的学科,自然应该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只要网搜一下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看看文中所讲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即可得出
2、这个结论。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力与魅力的丧失,本质上讲,是因为语文课“灵魂”的丧失。回顾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来语文教学随高考指挥棒团团转的全部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灵魂丧失的全部轨迹——1977年至1979年,高考制度虽然恢复了,但语文教学与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什么“政治挂帅”,什么“阶级斗争”,这些观念依然充斥于教材与考试的字里行间,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有一种懵懵懂懂的“学知识,考大学,找工作,作贡献”的念头在激励着学生去学习与考试。1980年到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知识就是力量”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所有求学者的共同理念,除了普通中学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地奋发读书,还有许多在职者通过“在职函授”“脱产进修”“自学考研”等多种形式努力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中学语文脱离政治,回归语文知识立意的教材系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面进入教材,而高考命题在内容上也以教材为据,题型则为主观表达题。这个阶段,学生得到的是“书本知识”。1990年至1999年,出于对“知识立意”的反动,教材与高考逐渐变为“能力立意”,高考考纲也建构起所谓的“能力层级ABCD”,似乎变得更加科学化了;加上在题型上
4、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的形式,阅卷进入半自动化操作阶段,填涂《机读卡》成为“科技化”手段,机器阅卷开始启用。为了提升答题能力,高中所有高考学科全部采用“题海战术”,《天利38套》之类的考题集飞到了中国普通中学的每个学生手中,所谓的“能力”,变成了纸上谈兵的解题能力。这个阶段,高中学生得到的是“解题能力”甚至“猜答能力”。42000年至2009年,出于对所谓“能力立意”的反动,语文教材与高考各自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教材受在台湾和大陆民间兴起的“读经运动”的影响,加大了古诗文的分量,强调背诵,背诵篇目仅高中就增加到以百计算,目的是让学生在
5、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形成语言感悟能力,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感而遂通”——这是我在此生的语文教学中稍微得到美的享受的一段好时光;而这段时间的高考,则为了避免学生在题海中形成套路,失去创新精神,将“鼓励创新”作为“立意”,高考语文的写作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创新”之作层出不穷,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真是异彩纷呈,文采飞扬。不过,因为在形式上求新奇,在语言上竞浮华,加上为鼓励创新而在审题立意上没有多少限制,宿构、套作甚至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失去真诚的作文,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此一阶段,“
6、创新立意”的高考与“审美教育”的教材脱节,使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2010年开始在全国陆续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这次教材改革,本想改变原来“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的应试教育模式,并在《课程标准》中强调:教科书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多年来养成的对教材的依赖心理,许多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面对删减了大量篇目的这套薄薄的教材和脱离教材且不断改变题型的高考试题,真正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了。时至今日,语文教师除了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和不断增加的考试训练题的编制与评讲外,真不知道该做
7、些什么了。而另一方面,高考试题,则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增加阅读量,整个试卷除了成语、病句等几个点缀性的所谓语文基础知识题外,增加了古文阅读、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阅读,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全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高三语文教师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相对轻松之后,便进入了苦不堪言的考点复习训练,师生被铺天盖地的题海所淹没,加上其他学科的大量考题,语文教学根本没有像《课程标准》所想像的那样让学生大量阅读有价值的整部经典名著的可能!这一阶段,也就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所处的无序
8、无奈的茫然阶段。综上所述,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无论是以“政治思想”立意,还是以“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甚至“创新能力”立意,都丧失了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吸取营养,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