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

ID:44708335

大小:444.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材料阅读题】材料:(节选)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

2、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事件观点戊戌变法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2)按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评价】(1)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2)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

3、小的特定历史条件。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课堂小结]一个主题一个潮流三个阶段——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一、学习西方之第一阶段(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二、学习西方之第二阶段(一)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背景、主要目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历史作用(二)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背景、主要目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练习】1、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A.使中

4、国人了世界的形势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答案:C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答案:C3、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A.为官清廉正直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主张开眼看世界答案:D8、康梁维新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礼教为

5、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答案: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