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08176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依法治教,立德树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法治教,立德树人作者:张秀霞单位:寿光市化龙初中电话:13345263337组别:初中组依法治教,立德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依法治教,立德树人”的征文活动,几天来,我一次次的翻阅各种相关的资料,对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坚持,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的信心和决心。一、治教须依法“依法治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
2、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首先向传统的、旧的思想和观念提出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高度重视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要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也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树立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而教师作为教育的首席执行者,更要对一些重要的法律概念、法律理论做重点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
3、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违反课堂纪律,不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取得低分……这些都是在学生们中间常有的毛病。于是,当我们一次次的劝说和教育换来学生的一句“无所谓”后,我们开始埋怨、指责、愤怒或者是放弃。而与此同时,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隔阂,或者说学生反感教师的行为,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教育漩涡。可是我们都知道,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甚至是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的。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真正地为学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并在平等、融洽的关系中处理事情的呢?其次,要懂
4、法。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更新观念,履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为此,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结合我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再次,要用法。教师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法律。这样在遇到与自己相关的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和学生。二、立德当表率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论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我们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坚持德育为先就更为重要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才能有资格和能力教育引导学生。首先,我们要加强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
6、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日常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所以培养和早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其次,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促进德、智、体、美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树人为根本教育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塑造人灵魂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从素质教育入手,不单以考试成绩优劣评判学生,重
7、在特长与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作为老师,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可是作为老师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关注到了优生的发展,却忽视了差等生的教育。其次,是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我常常在校教给学生,“在学校,你们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文化,长身体,更重要的是学习品格的修养和对事情的处理能力。”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
8、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