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篇巩固探究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第1~2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复杂的地形B.湿热的气候C.匮乏的资源D.贫瘠的土壤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适宜的气候 ②单一的文化 ③平坦的地势 ④丰富的水力资源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第2题,巴西高原东部地
2、处高原,气候相对凉爽,地势相对平坦,适宜人类居住。答案1.B 2.D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第3~4题。3.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4.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解析第3题,图中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4题,
3、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答案3.C 4.A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千米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第5~6题。5.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6.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25人/千米2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动,题中告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则图中两条等值线之间区域
4、人口密度应该增大了,即该区域人口密度西北大于东南。第6题,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说明该地利于人口分布的条件较好,而地势高峻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故选D项。答案5.A 6.D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结合图完成第7~8题。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7.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C.人口集
5、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8.图示安徽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 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 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解析第7题,图示安徽省GDP洛伦兹曲线弯曲度大于人口洛伦兹曲线,说明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B项正确。第8题,图中显示安徽省GDP
6、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GDP包含第一、二、三产业的贡献,一般第二、三产业较集中,而第一产业较分散,按一般规律,人口集中度应与GDP集中度一致,而两者集中度不协调的原因,可能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即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从业人员比重不高,或经济核心区人口较少,故C项正确。地形的差异有利于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安徽省南北气候的差异不足以导致人口与GDP集中度的差异,所以④⑤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集中度关系不大且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是快速下降,②错误。答案7.B 8.C下图为山西省土
7、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关资料图(含预测)。读图,完成第9~10题。9.上图反映出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人口数量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C.耕地资源减少D.科学技术进步10.提高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鼓励人口外迁B.降低山西省开放程度C.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解析第9题,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图示时间段,消费水平提高、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但耕地资源总量增加。第10题,山西省实际
8、人口数量超过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利用山西省以外的资源的缘故,故提高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应扩大开放程度。鼓励人口外迁不现实,降低生活标准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答案9.B 10.C导学号46404008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完成第11~12题。1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