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690302

大小:62.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春秋早期的礼乐远不如后期的复杂,所以贵族中尚不乏文武兼资之人。后期则贵族中已多不知礼之人了,而必须向“上”阶层中的孔子去学礼了。据此可知A.贵族濒临消亡B.官僚政治建立C.“士”阶层崛起D.礼乐文化衰落【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不断崛起,“贵族中尚不乏文武兼资之人。后期则贵族中已多不知礼之人了,而必须向“上”阶层中的孔子去学礼了”正是贵族向士学习的表现,C正确;A中消亡错误;B是秦朝建立;材料中没有提到礼乐文化衰落,D错误。2.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

2、。某种文学形式揭露现实,描写广阔的社会场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该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是A.《人间喜剧》B.《红楼梦》C.《诗经》D.《唐璜》【答案】D【解析】“描写广阔的社会场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说明是浪漫主义文学,《唐璜》是浪漫主义,D正确;A、B和C均是现实主义。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B.青瓷、丝路、夜市、高转筒车C.素纱禅农、丝路、水排、用煤冶铁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答案】B【解析】唐朝出现南青北白瓷器特征,夜市

3、出现,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A错误;C是汉朝时期;青花瓷是元朝出现,D错误。4.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该碑刻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扬州有陕西的商业会馆,说明两地之间有商贸联系,结合所学知识,会馆为远距离长途贸易提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是经常在外地做生意

4、的商人组建起来的场所,会馆主要是为异地经商的同乡人,进行商业活动而提供的一个场所,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会馆只是为异地经商的同乡人,进行商业活动而提供的一个场所,并不是地方性商业中心,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晋商发展的基本事实,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基础知识来分析。5.根据1912年山东胶州农户收入统计,42亩地的自耕农出售产品和副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为其总收入的38﹪。而根据20世纪20年代的调查,安徽等省17处的2866农户家中,家庭自用的农产品为47.4﹪,出售部分为52.6﹪。这表明A.中

5、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重农抑商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C.农民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逐渐衰退D.中国国内市场发展仍严重滞后【答案】C【解析】从农产品的出售情况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形式已经被打破,自然经济的生活形式逐渐减弱、衰退,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开始”二字,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鸦片战争就已经开始;B选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材料反映的现象体现出商业的发展,故与此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滞后这一方面,故排除。6.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

6、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A.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B.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C.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D.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牛奶掺水问题说明当时上海喝牛奶已经较为普遍。而中国传统中只是把牛奶作为补养之物。由此可推出社会生活习俗已经发生变化。因此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的监管,因此A项错误;并未反映出是国人掺水,道德素质滑坡无法得出,因此B项错误;也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媒体注

7、重科学研究。因此D项错误。7.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C.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答案】A【解析】“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

8、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8.98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