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

ID:44680296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_第1页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_第2页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寿宁待志——虎暴》学案寿宁一中李梅芳一.请翻译这篇文章。余莅任日,闻西门外虎暴,伤人且百余矣。城门久废,虎夜入咬猪犬去。祷于城隍,不能止。平溪有匠周姓者,善为阱。其制如小屋一间,分为三直,内外壮櫺,闭羊左右以饵虎,空其中设机焉。触之则两闸俱下,虎困而吼,众乃起而毙之。余捐俸造数具,置虎常游处,各畀二羊,责令居民守视,获一虎赏三金。半载间,山后、溪头及平溪连毙三虎,自是绝迹。相传,虎腹中有恶贯,藏人指甲,贯满则死,验之不然。惟谓虎食人多,则耳缺如锯,阅虎耳完缺不同,是疑有之。父老言,寿向无虎患,自西门城楼

2、塌毁后,乃有虎。余重建四楼,虎遂投阱,堪舆之说未可尽诬也。——选自冯梦龙《寿宁待志——虎暴》译文:3二.请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两个反映冯梦龙勤政为民的事例。1.2.三.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译文:我到任的那一天,就听说县城西门外有老虎逞凶为患,被伤害的人已有一百多人了。县城城门废弛很久了,老虎夜里进城把百姓家的猪狗叼走。向城隍祷告,没能制止虎患。平溪有个姓周的匠人,善于制作捕虎的“阱”。那阱的规制好像一间小屋,里面又分为左中右三间,内外都用粗大的木棂隔开。把羊关在左右两间,作为引虎的诱饵,空着的中间一间

3、设置机关,老虎触动机关,阱的两个闸门便一起落下,老虎便被捕获了。老虎困在阱中,走投无路,大声吼叫,众人听到虎吼声,就一起来把它打死。我捐俸制造了几架这种捕虎的阱,设置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每个阱各放两只羊做诱饵,责令附近的居民看守,捕获一只老虎,奖赏三两银子。半年之间,在山后、溪头、平三处连续打死三只老虎,从此以后,寿宁境内老虎便绝迹了。相传,老虎腹中有“恶贯”,用来贮藏被吃的人的指甲,恶贯中的指甲装满了,老虎也就死了。我去验看了老虎,发现并没有这么回事。只是有人说老虎吃人多了,它的耳朵周边会有残缺,成为

4、像锯齿的形状。看那几只死虎的耳朵,真的完缺各不相同,这一说法或许可信吧。父老们说,寿宁一向没有虎患,自从西门城楼坍塌毁坏之后,才有老虎。我重建了四门城楼,老虎就投阱就擒。不能认为堪舆的说法都没有根据啊。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