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79060
大小:301.75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24
《重点小城镇建设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云南城镇化发展状况及思路(一)云南城镇化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1949年,云南城镇化水平仅为4.8%o1982-1990年,全省城镇人口从421万人增加到551万人,年均增加16.2万人;城镇化水平从12.96%上升到14.91%,年均上升0.24个百分点。1990-2000年,全省城镇人口从551万人增加到990万人,年均增加43.9万人;城镇化水平从14.91%上升到23.38%,年均上升0.85个百分点。2000-2008年,全省城镇人口990万人增加到1499万人,年均增加63.1万人;城镇化水
2、平从23.4%上升到33%,年均上升0.96个百分点。2010年底,云南城镇化水平达到36%。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由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08个县城、1183个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昆明、大理、蒙自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66元,2006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69元,2010年为16065元。四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2005〜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兀)20059265.90
3、1515.01200610069.871924.06200711496.112443.50200813250.223106.24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云南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与周边省市比较也只高于西藏和贵州,而分别低于四川、广西、重庆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左右,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2010年,云南的城镇化率为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5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城乡二元化格局和巨大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00-201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直在
4、4:1以上,而同期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都在3.3:1以下。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隈)在城镇居民生活中,主要以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消费为主。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仍以食品和居住为主。2005〜2009年云南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4.5%49%46.5%49.6%4&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
5、2.8%42%45.0%47.1%43.7%城乡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消费品拥有量差距也十分巨大。□城镇圈农村三是城乡居民享有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不平等乡村每万人拥有卫生院床位数和医生数远低于城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居民大多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等,而农村居民则只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报销标准低于城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还未普及到广大农村。四是城镇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只有昆明市一个特大城市,靖市刚跻身大城市行列。布局结构不合理。滇中地区城市比较多,唯一特大城市、唯一大城市、以及大部分中小城
6、市都分布在滇中地区,而滇东北、滇东南地区,城市很少。功能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城镇建设标准不高,设计水平低,普遍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千篇一律等问题;全省80%左右的城镇仍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产业优势不突出,人口聚集程度不高,呈现出大城市不强、中小城市不优、小城镇不特的现象。五是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云南城市道路长度、公共交通运营车辆、供水能力、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能力、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仍存在道路不足、环境恶化、建筑质量低、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缺乏有效管理,卫生状况差,环境污染严重,秩序混乱,
7、致使城镇承载能力低。六是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弱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很弱,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服务需求。(二)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构想发展思路围绕一大主题,即以人的城镇化为主题;构建两大体系,即构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为重点的大中小城市布局科学、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促进进城农民得到较好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依托三大动力,即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抓住四大机遇,即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8、、“两强一堡”建设、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机遇;强化五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