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66460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药学论文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学论文范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比较快的期刊有《中国卫生统计》杂志创刊于1984年9月,是屮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卫生统计专业学术性双月刊,是国内卫生统计专业的唯-学术性期刊和中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的任务是及时报道我国卫生统计学科的科研成果和卫生统计工作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的信息。【摘要】口的:对比观察尼莫地平与丁苯瞰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丁苯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治疗前进行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瞅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丁苯駄,尼莫地平,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的进行性智力障碍综合征⑴,是市多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和行为障碍为主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把血管性痴呆分为缺血性痴呆、岀血
3、性痴呆、脑部因缺血缺氧引起损伤的痴呆[2]。近年来,临床上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案统一性较差。为了对比观察尼莫地平与丁苯猷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治疗的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通过CT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发现患者皮质下均有缺血性病变,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56.44±2.17)岁。排除阿尔茨海默病、Pick病、路易
4、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等其他痴呆类型,排除丁苯瞅、尼莫地平过敏者。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症状、认知功能评分、体重指数(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头颅CT或MRL神经心理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脂、改善脑循环、控制血糖和血压等常规对症治疗,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案,尼莫地平片每次30mg,每天3次,口服。观察组:在给予类似上述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駄治疗方案,丁苯瞰每次200mg,每天3次,口服。
5、1.3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按照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4]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1.4数据统计所有数据经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v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3个月后,在患者认知功能方面,与治疗前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O.05);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x±s)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5]。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机
6、制较为复杂,主流的几个学说包括钙离子超载学说、胆碱能学说、基因遗传学说等[6]。现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可能是脑卒中后大脑参与认知功能的神经元出现丢失和凋广,对大脑皮质中枢、皮质和皮质下白质传导纤维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思维能力降低。临床上血管性痴呆患者主要表现为计算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空间构想、执行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人格及情感的变化。尼莫地平是1,4-二氢毗噪类钙通道拮抗剂,脂溶性高,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能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减少神经缺损程度[7]。丁苯駄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合成的脑血管类消旋体药,脂溶性强,能够轻松透过血
7、脑屏障,增强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的抗缺血能力,缩小脑组织病变面积和减轻脑水肿程度[8]。除此Z外,还能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区域脑血液循环障碍,改善血流量,达到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恢复受损神经的作用。本次通过比较,应用丁苯酚的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应用尼莫地平的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丁苯駄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过伟峰•血管性痴呆研究概述[J]•湖南中医杂志,2011,14(2):58-59.[1]汪雪菁,潘利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