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64611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论云南旅游资源的优略势及其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云南旅游资源的优略势及其发展对策论云南旅游资源的优略势云南,以具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索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之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山河壮丽,口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云南特冇的气候条件,'‘寒带”丽江、“温带”昆明、热带”西双版纳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Z乡”、“药物宝库”等美誉。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
2、提供了条件,堪称全国Z冠。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一、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1、奇特多样性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昆明石林更以其非凡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口然景观;建水燕子洞为非凡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Z—。其H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冇宏伟壮朋的山川地貌;冇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冇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町供攀登、漂流探险。雪域高原与热带雨林共存,高山深谷和阔坝平湖相间,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2、地域优越性云南由人到小出东亚旅游圈、东亚Z屮国旅游圈、小国西南旅游圈三个明显的旅游圈层和由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个旅游圈交汇重叠形成的“交叉旅游圈”中,旅游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云南与东南亚、南亚
4、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住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1泰方介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來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地域性、潜在性。3、多民族性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小有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口、服饰、村舍
5、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4、融合性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髙的组介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升亦人,如,人观楼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町游性,构成群体价值。5、生态性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冇“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Z美誉,不
6、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牛•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牛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和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人生态旅游景观。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冃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吋,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7、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2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例如:素有“东方多瑙海“Z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着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刚开发状态。2、行业管理差,缺乏法制约束、管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旅游开发行为的法规制约,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项H的上马冇很大的随意性,因没冇制约因素,不少部门、公司乃至个人单独决
8、定旅游上马项R,凶此对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有负而影响的旅游基础建设比较多。3、景区环保差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1)和当一部分热点景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牛:态环境遭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如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2)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内人满为患,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