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

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

ID:44646697

大小:132.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_第1页
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_第2页
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FZT 60010-1993 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金属镀膜复合絮片断裂强力Fz/T60010一93和断裂伸长及拼搭强力的测定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镀膜复合絮片镀膜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最大断裂强力及拼搭强力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镀膜复合絮片及其他类似复合产品。2弓!用标准GB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8170数值修约规则FZ/T60005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3定义3.1镀膜断裂强力(伸长)金属镀膜复合絮片试样在拉伸过程中,镀膜断裂时的强力(伸长)。3.2最大断裂强力(伸长)金属镀膜复合絮片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强力

2、(伸长),当拉伸变形曲线出现多峰时,则为最高峰的强力(伸长)。33拼搭强力当金属镀膜复合絮片中金属*蹲有拼幅时,拼搭处的拉伸强力。4原理对规定尺寸的试样沿试样长度方向拉伸至断裂,记录负荷一伸长曲线,从而可求得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5仪器和用具5.1拉伸试验仪:可使用CRE(等速伸长)或CRT(等速牵引)两种类型的拉伸仪。拉伸试验仪应满足GB3923的有关要求,应具有图线记录装置·使用CRT型仪器时,使用范围应在满量程的20%-80oo之间。仲裁试验或发生争议时,以CRE型为准。5.2剪刀和钢尺:钢尺刻度精确到0.5mm.取样按有关的产品标准规定或供需双方协议采样。:,;样品要有代表性,且没有明显

3、的裂痕和折皱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3一02一25批准1993一07一01实施FZ/T60010一937试样的,J备了.,在离布边至少lOcm以上部位裁取试样。试样的宽度为50士。.5mm,长度应满足名义夹持长度l00mm,一般至少250mm,7.2分别裁取纵、横向试样各至少5块,每个试样的长度方向不应有重亚,如果样品幅宽方向有拼搭,则应沿横向另裁取至少五块试样,拼搭缝应处于试样的中间部位,若样品中有不止一处拼搭,则试样应在各个拼搭处均匀裁取。了.3如果试样变异较大,可按下式确定试样块数:t2xcv=凡=一V式中:C-信度系数;E—允许误差或试验精度;cV-测定数据

4、的变异系数,%;当t取1.645,E取8%,”二0.042CV',8试样的调沮与标准大气8.1试样的预调湿按GB6529第3章的规定进行,调湿按第4章进行或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8h以上。8.2试验在GB6529规定的三级标准大气中进行,即t20士20C,RH65%士5%09试验步辣9.1校准拉伸试验仪负荷零位及图线原点。9.2调整拉伸试验仪的名义夹持距离为100士lmm,拉伸速度为100士10mm/min,9.3在夹钳中心位置夹持试样,并在试祥下端施加预张力,确保试样纵向轴线与钳口线成直角,然后旋紧上下夹钳。预加张力的选取按FZ/T60005规定进行。9-4启动仪器,以100mm/min的拉

5、伸速度拉伸节样至完全断裂。记录每个试祥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读取被膜断裂强力、最大断裂强力及筱膜断裂伸长。9-5在侧定有拼搭试样时,要尽量使拼搭缝位于两夹钳中间位置,拉伸过程中,观察其断裂特征,即是拼搭缝处断裂、滑脱或正常彼膜断裂,并记录正常彼膜断裂时的强力及伸长或拼搭缝处断裂、滑脱时的力。10结果的计算10.1分别计算无拼搭缝试样的纵向、横向平均彼膜断裂强力、平均最大断裂强力及平均镇膜断裂伸长率。10.2分别计算有拼搭缝试样的平均彼膜正常断裂或拼搭处断裂、滑脱的力。10.3断裂强力单位为牛顿(N),结果按GB817。修约到整数,断裂伸长率结果精确到。.5%a10.4如果断裂全部发生在钳口位置或

6、试样在钳口滑脱,试验结果无效,必须另取试样重新测定。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阐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卜样品名称、规格,Fz/T60010一93乙试验日期及试验条件;d.试验仪器类型;七无拼搭试样的纵向、横向平均被膜断裂强力和平均最大断裂强力及平均被膜断裂伸长率f.有拼搭试样的纵向、横向平均正常膜断裂强力或膜处断裂、滑脱的力;g.试验中异常现象或偏离本标准的细节。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淑清、王宝军、王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