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

ID:44644220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_第1页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_第2页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_第3页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_第4页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精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农华101是公主岭市玉米的主导品种,近几年来,在吉林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公主岭市着力推广该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取得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以上的水平。文章阐述了农华101在公主岭市的栽培技术要点。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华101;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63-11整地1.1灭茬在3月下旬土表解冻后,用灭茬机将前茬作物的根茬粉碎后通过起垄包入垄体。1.2顶浆打垄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化冻15厘米左右时,在已清除根茬(或灭

2、茬)的地块上进行三犁成垄,耕深20~25厘米。一垄双行,垄宽90〜95厘米,沟宽30〜35厘米,随打垄随镇压,达到待播状态。2合理施肥2.1施肥量结合产量目标及当地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水平,要求:n18〜20公斤/亩、p2o510~12公斤/亩、k2o8〜10公斤/亩、硫酸锌1公斤/亩。亩施优质厩肥2〜3方。2.2施肥时间及比例氮肥分三次施用,即基肥、种肥(口肥)、穗肥,每次施入的比例为40%、10%、50%;磷肥及钾肥分两次施用,即基肥75%、种肥25%;农家肥经腐熟后与锌肥随耕地一次性施入。3播种3.1播种时间的确定5〜10厘米地温稳定

3、通过8°C、土壤土商情适宜的情况下,于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5月5日后,如土壤t商情仍达不到播种要求(土壤含水量低于18%以下)近期又没有有效降雨,则考虑坐水播种,5月10日前播种结束。3.2播种要求3.2.1实行单粒播种。使用双行或四行、六行式单粒播种机及手推式单粒播种机、手提式单粒点播器均可。3.2.2根据整地情况,行距60-63厘米,株距23〜24厘米,亩下种量4500〜4600粒,达到亩留苗密度4000〜4200株(每公顷60000〜63000株)的目标。3.2.3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墻情稍差吋适当深些,如土商情较大可适当

4、浅播。3.2.4播后镇压。土壤境情较差时,随播种随镇压并适当重些,如塢情较大可在播后笫二天或笫三天适当轻压。3.2.5播后3〜5天喷施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剂推荐品种及使用量:乙•莠•滴丁酯250毫升/亩,甲草胺200毫升/亩,乙草胺170毫升/亩。如播种后连续低温阴雨,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玉米幼苗至4〜5片叶时进行苗后化学除草。3.3种肥的施用依据施肥方案,氮肥总量的10%及磷钾肥总量的25%,随播种施于种子下方5〜6厘米处,严防因肥料距种子太近发牛烧种或烧苗现象。4查苗补种或补栽及间定苗玉米出苗后及吋查看出苗情况,对缺苗较多的点片及吋进

5、行补种或补栽,对苗量较多的点片及时进行间苗或疏苗。4.1补种或补栽标准对连续缺苗3株或3株以上的地段进行补种或补栽。补种或补栽时宜稀不宜密,即采取缺3补2或缺5补3的方式进行,以利于补种或补栽幼苗的良好发育。4.2补种方法4.2.1尽可能的使用农华101种子进行补种,在农华101种子不能满足时,可选用生育期相当或略短于农华101的其他品种种子。4.2.2对补种所使用的种子进行催芽。4.2.3补种时每穴下种1粒,如土壤墻情较差,采用坐水播种的方法补种,播种不宜过深,以3〜5厘米为宜。4.3补栽的方法4.3.1将玉米田内密度较大地段的多余幼

6、苗移栽至缺苗处。4.3.2建立备苗圃。将备苗圃内的幼苗移栽至缺苗处。4.3.3幼苗移栽的方法:选择无风阴天或无风晴天的下午4〜5点以后进行移栽;移栽前8〜10小时对所要移栽的幼苗浇好送嫁水;幼苗带土坨移栽并避免烂坨,以保护好幼根;移栽后四周填土覆盖压实并及时浇灌安家水;移栽后24〜36小时对所移幼苗松土以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苗早发。4.4间苗或疏苗间苗或疏苗一般在幼苗2叶1心或3叶时进行。间苗做到:去病苗、弱小苗、杂苗,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大苗或壮苗。5苗期垄沟深松耕玉米幼苗发育至4〜5片叶时使用拖拉机悬挂的深松机械进行深松作业或使用锄

7、头进行人工中耕,达到松土保墻(或散湿)、提高地温、促根下扎、培育壮苗的目的。6喷施玉米化学调控剂玉米拔节前,玉米展开叶6~7片或可见叶9~10片吋,使用“玉黄金四胞胎”玉米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可有效降低株高及果穗的高度,茎秆发育粗壮,叶片功能增强,根多且下扎深广,增强或捉高抗倒及抗旱能力。同时还具有防治一代玉米螟,预防玉米病害及补充玉米所必需的微量元素。7玉米螟防治在7月上旬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按照技术操作要求,在第一次释放后间隔5天再释放第一•次,保证释放效果。8追肥追肥在犬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人工穴施或使用追

8、肥器于垄上两行玉米的中间,也可撒施于两行玉米的中间随后趟地深埋,确保追肥深度8~10厘米以上,提高肥效。9拔除山内的三类苗玉米授粉结束后,及吋拔除田内的空秆植株、病株、弱小株等三类苗。三类苗多为空秆或果穗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