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

ID:4463954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_第1页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_第2页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_第3页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_第4页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兽医学论文禽病实用中医临床辩证观(三)甘草一董晓峰理论篇・腺肌胃炎证与其他脏腑之关系1.禽实则一胃论。两胃其实是解剖学名称,功能实一胃!鸡表面虽有两胃,其实则是西医解剖学分论,中医看来实则是一也;为何?因为腺胃可以看做,是单胃动物化学性消化方式的一部分;肌胃可以看成是单胃动物物理性消化的一部分。如此,二胃合一来看免误入歧途,岂不快哉!(肌胃与腺胃是西医解剖学说法,我们讲的是中医辨证功能性结合说法,因为更加好理解,个人观点),如果机械分开来看肌胃与腺胃诊断,有失中医整体论观点(把二胃当成一胃看,肌胃与腺

2、胃看做是功能的不同L2.脾胃一体论。论胃不可不论脾。脾胃相连,相为表里;脾升胃降,互为脏腑;多气多血之海,胃病必连脾病;脾胃主肌肉,脾胃病,则肌肉不充!饮食劳倦则伤脾,肉鸡犹然,生长过快,易致脾虚;脾虚则易生痰饮,致鸡嗪囊多水饮,有呕吐之机,易见胀嗪流黏液;亦是生痰之源,故见腺胃多黏液污物,肌胃糜烂之证。3.胃与肝胆论。胃属阳土,五谷之府,主通;肝胆风木,主疏泄;肝胆疏泄失常,易反脾胃,故临床腺肌胃炎病,多见肝胆郁实,充血肿胀证,故调胃健脾时,需兼顾肝胆。4.胃有寒热虚实论。寒热虚实,相对之机,不可分离,需互看揣摩。寒久化热,热久

3、必寒;阴阳转化之理,无一定之规,只可意会。临床但见有腺胃水肿重,肌胃不干裂,略有糜烂,粪便稀薄(痰湿水饮,湿热充斥之机),但于芳香化湿利湿渗湿处考虑;但见肌胃干裂,腺胃水肿轻,于化瘀解热毒中找归路。1.胃与大小肠论。从西论,胃肠同属消化系统,只是位置分上下前后,功能形式相似,同为饮食之过所,即病必有同因。从中论,胃为五谷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一受.一传,一导,共成新陈代谢之交换。既是上下位置不同,同属一个系统,胃病久则必连大小肠,故临床所见,胃病多与大小肠炎症同发生。治疗亦须分主次缓急兼顾之。2.胃与肾论。脾胃为后

4、天,肾乃先天;—土一水,相辅相成;俗谓〃水来土掩〃。痰饮湿,水也;水大泛滥,侵犯脾土,泻肾水健脾土也。实则一阴一阳中求之。3.久病入络论。临床多见干裂疼痛,瘀血岀血之证;阴伤入血如络证,当活血养血为之。4.痰郁热兼治论。此病多有诸病机,临床当于轻重缓急,主证辅证求之。案例篇4・腺肌胃炎病817肉杂,9500只,4日龄发病,就诊时已12日龄,现在采食约100kg(实际应275kg左右),大群精神兴奋z个别沉郁,粪便酸楚稀薄,有黄料粪,基本不伤亡;其治疗用过新霉素、氧氟沙星、头抱、氟苯尼考等,均不佳。辩证:窃思,鸡群精神兴奋,似有郁热

5、;个别沉郁,似有虚痛;粪便酸楚,当有湿邪;采食不升,必是气机不通,肝脾不合;用过诸西药消炎不效,应该不是实热证,(如果实热,西药多苦寒,清热燥湿当会有效。今无效,所以甄别。)此必是湿邪为主,否则不会稀薄如此;必有肝胆郁结,气机不畅之证。原则:治疗以清热祛湿,芳香健脾化湿,调节肝胆气机,配合利肾水治之;加消化酶,方开三剂如下:霍香、生我、柴胡、枳壳、茯苓、厚朴、黄柏、滑石等等治之,煎煮,渣空腹拌料;一剂略有料升,两天涨至15Okg,养殖户大喜,三天渐至195kg;病证已对,即用3dz愈后嘱咐,鸡舍不宜太湿,温度不可过高,用药不宜太苦

6、为好。回访,现在良好没有复发。此症乃是鸡雏,伤热伤湿所致,加之湿气困脾,气机不调,肝胆郁结所致。总结:腺肌胃炎是诸多原因形成,在治疗是应该考虑其炎症外观的同时,兼顾功能性病变,加之体质营养状态,一般久病入络,虚实兼杂,痰湿气郁病机忽见如是。用中药必用中医辨证观;用西药,必顾机体胃气为要。分享篇■伤寒温病演变史最近,与网友聊中医药应用,谈起鸡病中医辨证。网友认为鸡病多发热性传染病,应主要是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六经辨证不适用与禽类,不可生搬硬套人的辨证方法。网友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人与鸡毕竟生理大不相同,如果完全按人医的理论去来看待鸡

7、病,必然不妥。但否认六经辨证在鸡病上的应用价值,我不敢苟同。因为,对于鸡,风寒暑湿燥火也是诱因,寒热表里痰湿也是病理;卫气营血,三焦与六经辨证,只是于病情不同阶段,不同辨证思维;相辅相成,互相交叉应用,共同补充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辨证模式。下面,我即伤寒与温病之演变关系,略述于下。1.《黄帝内经》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说的是广义伤寒,即急性热病都属于伤寒(此处寒字可作邪讲X《难经.五十八难》日:广义伤寒有五,即中风,伤寒狭义,湿温,热病,温病;即说明广义伤寒已包括热病,温病。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世

8、称’经方之祖’;首创三阴三阳即六经辩证,用于临床诊断各种热病与内伤杂病;此处伤寒既是广义伤寒(说明即包括温热性疾病);但是当时因为战乱频繁,人们流离失所,饥肠露宿,加之天灾不断,人们体质大多阳虚,感病后多显寒象,所以伤寒方多。主温法(寒者热之)。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