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8066
大小:117.5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4
《灵寿陈庄镇西湾村村庄整治规划(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灵寿县陈庄镇西湾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石家庄市宁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4月二、概述(一)村庄自然条件3(二)村庄社会经济条件4(三)与上位规划的衔接5三、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5(-)规划宗旨6(三)规划原则6(四)规划目标7(五)规划范围7四、村庄环境整治规划7(一)道路整治7(-)房屋建筑整治8(三)给排水整治9(四)电力、电讯整治10(五)生活用能整治10(六)公共服务设施整治11(七)环卫设施整治11(八)减灾防灾设施整治12(九)杂物废弃物清理整治13(十)村容村貌整治13五、近
2、期建设行动计划14(一)基本要求14(-)实施内容14(三)投资估算15(四)整治规划实施的建议与措施15—、前言为贯彻屮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宏伟目标,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并出台了《河北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冀建组〔2012)19号)文件。为落实冀建组(2012)19号文件精神,做好帮扶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善,灵寿县政府根据省建设厅的部署要求,结合县域实际,在全县范围内选择29个村为帮扶村实施村庄环境综
3、合整治工程。南寨乡西湾村作为帮扶村示范点之一,委托我公司做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通过该项工程,政府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重大步伐。二、概述(―)村庄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西湾村位于灵寿县陈庄镇域中部,村庄距陈庄镇直线距离1.9公里,西邻大湾村,北与辛家庄为邻,东与陈庄西村相邻,南与女东庄村毗邻。2、地形地貌西湾村地处灵寿县的西北部,该区地形主要以山区为主,地势较高。该区为新生界
4、第四系,土层厚4—10米,海拔在100米左右。3、气候西湾村属暖温带半干早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冬季干冷,春早多风,夏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区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林果,花卉的基地。历年年均降水量为505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全年平均气温为12.5°C,月平均气温最高在七月份,年均相对湿度为64%。年平均口照时数为2793.6小时,无霜期为216天,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次之为东北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村庄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2009年西湾村现有157户,人口
5、504人。2、交通本村所处位置为山区,村域范围内有207国道和多条乡道通过,路面质量较好,交通条件非常便利。3、经济西湾村农作物以玉米、谷子和杂粮为主。农产品以芒果、沙果、秋葵、通菜、脆甜、梨子、葡萄干为主。2009年,全村居民年纯收入约3000元。村内多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农作物收入。(三)与上位规划的衔接根据《灵寿县陈庄镇总体规划》、《陈庄镇西湾村新民居建设规划》,石咀村为中心村,远期将于大湾、西湾和西坡合并成石咀新村,以向南、向西发展为主。西湾村里以填空补齐、改造提升为主,新建建
6、筑以二层为主。本规划的制定要符合上位规划对西湾村的要求。西湾村所在的陈庄镇的主要职能定位为:以绿色农业、养殖业和化工产业为主的特色城镇。规划中西湾村作为整个行政村及周边基层村的重要部分,应当较多考虑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配置和新建村民住宅的数量。三、规划总则(—)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
7、006]1号);5、《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06]10号);6、《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冀建村(2006)425号)7、《河北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冀建村〔2012)231号)8、《灵寿县陈庄镇总体规划九9、《灵寿县陈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西湾村新民居建设规划》;11、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12、县、乡、村民有关村庄整治的意见。(-)规划宗旨本次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
8、于改善西湾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人居环境,通过清理垃圾、杂物、残墙断壁、庭院,实现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三)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坚持以下五大原则:1、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2、与当地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符合当地村庄生活习惯和地方及民族特点,并与镇(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3、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公众,特别是农民自身的意愿,科学决策的原则;4、坚持以低成本投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防止大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