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5543
大小:2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点刺反应点法治疗麦粒肿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点刺反应点法治疗麦粒肿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后背肩胛区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照观察后背肩胛区点刺放血和常规局部红霉素消炎膏涂擦治疗麦粒肿的近期疗效,并初步评价点刺放血与局部消炎膏涂擦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7.5%,用药组总要效率87.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背肩胛区点刺放血是治疗麦粒肿的有效方法。主题词反应点点刺放血麦粒肿麦粒肿即睑腺炎,睑缘腺体或睑板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炎症局部红肿隆起,形成麦粒,故称麦粒肿。俗称“针眼
2、”,是眼睑腺体的感染性病变,大部分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板腺受累称之为内睑腺炎,眼睑皮脂腺或汗腺感染则为外睑腺炎。轻者数日内可自行消散,重者红肿范围扩大,后期红肿渐退,炎症局限化,后破溃流脓后可自行消散。若治疗或护理不当,可使炎症迁延日久,肉芽增生,机化形成疤痕或留下永久性疤痕,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负担。若致病菌毒性强烈,或患者抵抗力低下,睑腺炎症反应剧烈,易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多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内
3、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运用后背点刺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均来自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针灸科和眼科。入选8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0.3+7.8)岁;病程(1.5+0.6)d,其中男24例,女26例;外麦粒肿29例,内麦粒肿2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8.1+7.3)岁;病程(1.7+0.6)d;其中男28例,女22例;外麦粒肿24例,内麦粒肿26
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睑腺炎的诊断标准。(1)早期眼睑皮肤局部可触及硬结、红肿,患者自觉眼睑疼痛,严重者球结膜水肿,发热,伴有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2)发病后3-5d形成脓肿,溃破出脓(3)病灶位于睑毛根部皮脂腺的,称为外麦粒肿(4)病灶位于睑结膜面睑板腺的,称为内麦粒肿。凡具备第1、2项,兼有第3、4项之一就可以诊断为麦粒肿。2治疗及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俯卧,暴露背部,在肩
5、胛骨内侧的区域内,寻找反应点,用75%乙醇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左手拇食二指捏起患者反应点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逐个进行点刺,点破皮肤,挤压出深紫色血10-15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对照组,患者用红霉素眼膏涂擦患处,3次/天。2.2观察指标及方法两组在治疗后,根据患者患处结节、红肿及疼痛情况,判断疗效。2.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用V2检验。3治疗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麦粒肿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3日内自觉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硬结消退,恢复如常。(2)有
6、效:3日内症状消失或仅留有轻度不适,局部红肿明显减轻,或仅留有皮下硬结而外观正常。(3)无效:治疗超过3日,未达上述标准或破溃后而愈的为无效。3.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4讨论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或“偷针眼”。是常见的多发病,预后较好。初期有眼睑痒、痛等不适感,后出现患处皮肤红肿,形成绿豆大小结节,3天后结节破溃流脓,炎症消退。也有部分麦粒肿不消散,也不化脓破溃,遗留结节。麦粒肿形成后,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海绵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重
7、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切忌挤压。麦粒肿多为实热证,实者泻之,《内经》中有“血实者宜决之”的记载,放血疗法有清热泻火,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的作用。《灵枢经筋第十三》中说“太阳为目上网”,麦粒肿的治疗可以选择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巡行过眼睑,眼睑麦粒肿时在背部肩胛区足太阳膀胱经的巡行区域会出现一些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点,稍髙起皮肤,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挤捏点刺部位使出血,到“血变而止”。通过点刺放血,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通络止痛的作用。表1的结果表明,放血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背部肩胛区反应点放血疗法
8、,有简、便、效、廉、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高树中.一针疗法:《灵枢》诠用[S].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42.[2]吴少帧•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62.作者简介:吕红,博士研究生,讲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SCI-E论文1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