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0884
大小:42.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幼教机构效益组成及趋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幼教机构效益组成及趋向摘要: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幼教机构大量涌现,幼教机构及其效益趋向也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幼教机构的定义和对象的分类,探讨了幼教机构的效益组成和效益趋向。关键词:幼儿教育机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幼儿教育通常是指0-6岁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幼儿教育是个体教育的起点,是终身教育的奠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素质决定了人一生的身体、智力、性格、态度、习惯及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幼儿教育及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以下简称'‘
2、幼教机构”)也逐渐受到各方的关注。1.幼教机构定义幼教是指幼儿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幼教在许多专著和论文也被表述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幼教机构的名称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最早的幼教机构,即1904年至1949年之间成立的蒙养院、蒙养和幼稚园,最大的贡献是学前教育开始摆脱过去基本上由家庭进行的传统模式,逐步向由社会专门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1949年-1978年),幼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所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了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文件规定:''实
3、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收3至7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多种形式的幼教机构应运而生,除了幼儿园这一主要幼教机构以外,大量的形式更丰富、办学更灵活的幼儿书院、画院、舞院、琴院、双语学院等以培养幼儿心理、生理健康,提高幼儿教育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幼教机构开始涌现。1.幼教对象的分类对于幼教起迄年龄范围的规定,世界各国差异颇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列出调查的206个国家和地区中,经分析各国和地区幼儿教育的起迄年龄规定方式有18种之多;若以加权方式分析各国和地区幼教平均的年限可知,平均每
4、个国家提供的幼教年限为3至4年,其中3至6岁者为最多,其次是4至6岁及3至7岁者,详见表1: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有向两头拓展蔓延的趋势,即一方面接受专业机构教育和服务的幼儿年龄越来越小,如托班、小小班;另一方面许多接近或者达到学龄的儿童仍然在各类幼教机构中学习。因此,本文所指的幼教机构服务对象采信的年龄段为0-6岁,即幼教机构主要的教育对象为0-6岁的儿童。1.幼教机构的效益组成效益是效和益的组合词,效和益的内涵构成了效益的内涵。效,可解释为效用,效率和效果等;益,可解释为收益、利益和获益等。效益一般是指劳动的效果和劳动的效率。幼教机构的效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
5、经济效益,即幼教机构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源占用获得经济产出。二是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幼教机构对该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影响。幼教机构的效益也由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构成。幼教机构由于其投资的双重性,不同的投资主体对效益的追求自然不同。国家投资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投资可以不计眼前的得失,更看重的是幼教机构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贡献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整个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其实质就是社会效益。因此,幼教机构的社会效益就包括了幼教机构对社会的贡献度,社会对幼教机构的满意度和幼教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个人投资除了部分公益性质的以外,大部分民办、私营的幼教机构投资者或多或少都要
6、追求投资的收益与回报,至少要能够自主承担各项支出。也有部分人投资幼教机构作为一种营利性的"企业"来经营,自然他们更看重的是投资的回报率。加上幼儿教育的周期性,这种投资必须通过周期内的收入来支付各项开支,否则这些幼教机构必将"亏本”。因此,这种幼教机构的经济效益可以当作一个"企业”来看待,也可从人力(如师资、教职员工数量与质量等)、物力(固定设施和教学设施等)和财力(教学经费)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其收入和成本的比值来确定其盈利能力。幼教机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和一般的公益性机构,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一对相互影响、相互矛盾的关系。1.幼教机构的效益趋向研究幼教机构效益
7、研究可从两方面入手:对单个幼教机构而言,主要还是研究其经济效益,从市场的角度研究其供需关系和动作模式。通过对单体和整体效益评价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可以确定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对于地区而言,既需要研究所有幼教机构的经济效益,更要研究其在整体中的社会效益和一段时期内的长远社会效益。幼教机构的效益评价可基于效益趋向进行研究。效益趋向是指国家、社会、机构和个人综合各自的需求的基础上,得出最适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例。实际上是单位或机构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倾向性的选择。例如,义务教育的趋向是社会效益,即放大了社会效益而抑制了经济
8、效益的诉求,借助国家的支持,学校即使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