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

ID:44630736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厦边小学梁福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很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阅读教学入手,坚持让学生多读。现今阅读教学中提出两个思潮。第一,如何以读带讲,解决多讲少读的弊端。第二,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陶知行先生说:“解放学生的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

2、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能想口己想学的东西/现在在很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一问一答,轰轰烈烈,气氛异常活跃。一节课里,老师提问少则七八十个,多则一百多个,语文课成了问答课,老师们刻意让学生按自已的意志而转移,不是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学生学完一课书,就是会冋答问题,脑子里没有留下一些珍贵的东西。这样,教师耗力高,而学生收效低,事与愿违。阅读教学是以读为基础的,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可以从读中去品味欣赏。把“读”置于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3、质。阅读课不是理解课,而是让学生举-反三,培养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通过加强“读”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1)多读,以读为本。对于文章中的重点句、重点段应让学生充分去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和结构美。(2)让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让他们都愿意读,因此,在指导学生怎样读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进行“读”的训练中可以用多种形式。第一,听读和练读。听别人读,尤其是听教师范读。例如在《海滨小城》中描写的公园那一句“一棵棵

4、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老师示范性地读出榕树长得绿,长得快,让学生从这“绿绒人伞”“密不透风”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美,既练习了读,又练习了听,然后学生跟着体味朗读。第二,引读。渲染感情的引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字的美不容易看到,只有将文字变成画面,经过老师的引读,引发学生想象。理清关系的引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以读带读”。在《海滨小城》中有一句“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这一句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先

5、引读“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学生接着读“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明白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第三,点读。教师在关键处适当点拔,我们称Z为点读。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指导。在《珍贵的教科书》一课中最后那句“多少年来,那捆有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这句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教给学生表情朗读方法,让他们边读边想象作者笔下的情景,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印象,真正读懂句子。在阅读教学屮坚持让学生“多读”,以读代讲,真正提高学

6、生的语文素质,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006年10月19日2002-2003学年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教师:梁福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