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

ID:44629825

大小:22.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_第1页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_第2页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_第3页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_第4页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闻失实成因及防范对策摘要:文章对新闻失实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新闻失实的对策。关键词:新闻失实;成因;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215-0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记者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闻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探寻和报道事实真相。因此,跟虚假新闻进行坚决地斗争,尊重受众的知情权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没有这个做基础,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虚假新闻却屡禁不止。那么,如何医治新闻失实这一“顽症”?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一、新闻失实的成因(一

2、)职业素养亟待提高。素质是德和才在一个新闻工作者身上的体现和统一。如果新闻人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极可能导致新闻失实。1、采访不深入。出现虚假新闻后,有些造假记者甚至还会表示怀疑,自己确实找到了当事者,采访到了第一手资料,为什么还会被认定为虚假新闻呢?所以,有时记者确实进行了采访,但是由于采访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导致采访到的只是新闻事件某一个方面,并不是事件的全部,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可能采访的只是某一个当事人,而不是和事件有关的所有当事人,听到的只是片面之词。2、新闻经验欠缺。新闻经验是在长期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成的,它往往与记者的从业时间成正比。很多有经

3、验的记者都认为: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还得有充足的实战经验,有时,经验不足也能造成新闻失实。3、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匮乏。拥有广博的知识,是整个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只有知识丰富、经验充足的记者才能识别真假新闻,防止虚假新闻流传、泛滥。对一名成功的记者来说,仅仅懂得新闻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记者在采访一位法律界的权威人士时,就必须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专业词汇合专业知识,否则这样的采访将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你将无法与被采访者正常交流。(二)职业道德匮乏。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应该有新闻道德。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只是为了猎取个人名利

4、,将很可能导致新闻失实。1、利欲熏心。有偿新闻是虚假新闻的李生兄弟,那红包称为记者和社会中公开的祕密和风气。少数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迷失了方向,坠入"一切向钱看”的泥潭,''以稿谋私”,'‘稿钱交易”。使自己手中本该是为党为人民立言请命的神圣之笔,成为替某些大款、大腕甚至是不法分子吹捧的工具,失实乃至虚假新闻便由此产生。2、急于功成。记者的收入往往与其见报量挂钩,见报作品越多,稿酬也会越多。所以有些记者甚至为了追求见报率,不惜违背记者的职业道德,以自己的意识为中心,对事件添油加醋,有的甚至蓄意改变事实的本来面貌。3、工作随意。工作态度不够严肃认真,是引起新闻失实的

5、重要原因之一。有许多新闻,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失实,但由于我们没有一种责任的态度,使报道失实,给报道对象造成损害。二、新闻失实的防范对策具体来说,防范新闻失实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提高认识,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从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政治自觉性,而且要把反对和防止虚假新闻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应当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要相信事实,相信真理,相信科学;应当把说真话,说实话和如实反映情况作为自己的人格要求和本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有一种政治勇气,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决心,要不怕邪,不怕压,不怕

6、舍弃个人的一切。凡不真实和违反民意的东西,不管后面有多大的压力,前面有多大的诱惑,都有勇气顶住,有毅力坚持。(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认识论基础。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人要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把全部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出发,去采集信息,反映情况,报道新闻,提出问题。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以此为原则、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看看自己的新闻报道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自己

7、的报道线索、报道题材和报道内容是否来自现实生活,是否符合于客观实际。(三)堵塞失实漏洞,坚持严守规章制度的原则。一条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新闻采写和制作的各个环节上,都可能由于一时疏忽造成新闻失实,导致出现虚假新闻。因此,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要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堵塞造成新闻失实的漏洞。同时,要进一步实行媒体主编或责编引咎辞职制,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除了对媒体造假者的追究外,同时也要加大追究制造假新闻的媒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要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