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ID:44624210

大小:325.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SC65.150B51备案号:DBDBDBDB333333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754—2009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TechnicalStandardforthereleaseandenhancementofPseudosciaenacrocea2009-08-10发布2009-09-1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754—2009前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定、张洪亮、周永东、徐开达、柴学军、李鹏飞。IDB33/T754—200

2、9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海域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运输、放流时间和数量及方法、标志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进行的大黄鱼增殖放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2

3、763.6海洋调查规范NY/T506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增殖放流releaseandenhancement通过将人工繁育的水产苗种放回自然水域以增加其种群个体数量的活动。3.2体长bodylength苗种吻部前端至尾椎骨末端的长度。3.3暂养temporaryrearing将人工苗种培育到放流规格的过程。3.4标志鱼taggedfish鱼体上标有特定记号的苗种。3.5挂牌标志法scutcheontag将标志牌固着在鱼体可见部位的方法。3.6荧光标志法visibleimplantelastomertag将无毒的荧光胶体

4、色素注射在鱼体可见部位的方法。4海域环境条件4.1放流海域1DB33/T754—2009省级以上设定的增殖放流区域,并有大黄鱼自然分布记录的海区,水深大于10m,饵料生物丰富,远离排污口、海洋倾废区及盐场、大型养殖场、电厂等进排水口。4.2底质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泥质,无还原层污泥。4.3理化因子水质应符合GB11607规定,盐度15~30,水温15℃以上。5苗种质量要求5.1亲体来源及质量要求来源于浙江自然海域或由省级以上原、良种场。要求2龄以上;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要求雌鱼600g以上,雄鱼400g以上。原则上要以野生或子一代作为亲体。5.2苗种培育

5、按NY/T5061规定执行。出池苗应经海区网箱暂养至放流规格要求;土池培育达到放流规格的苗种或标志完成后苗种应在网箱中暂养7d以上至稳定后再实施放流。5.3苗种规格平均体长不小于5cm,标志放流苗种体长不小于12cm。5.4苗种感官质量感官质量包括形态、体色和活力,应符合表1要求。表1感官质量要求项目指标形态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无畸形。体色鱼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黄色,唇呈红色活力游动活泼、集群,活力强,健康,无病害5.5苗种可数指标可数指标包括规格合格率、死亡率、畸形率、伤残率,应符合表2要求。表2可数指标要求序号项目指标1规格合格率%≥902死亡率%

6、≤13伤残率%≤34畸形率%≤55.6病害下列病害不得检出:寄生虫类的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淀粉卵涡鞭虫病、瓣体虫病和细菌性的肠炎病、体表溃疡病、弧菌病等。6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6.1方法6.1.1感官质量与可数指标检验检疫以一个放流检验批次为基数,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不少于20尾,用肉眼观察苗种样品感官质量;将3次取样混合后统计死亡率、畸形率和伤残率;从所取样品中随机取50尾以上个体测量体长和体重,求其平均体长和规格合格率。6.1.2病害检验检疫通过感官质量确定疑似病害对象,进行寄生虫和细菌性病害的采样检查(参见附录A)。2DB33/T754—20096.2规则6

7、.2.1组批规则以一个放流验收批次作为一个检验检疫组批。6.2.2判定规则检验项目任一项未达要求,则判定该批次苗种不合格。6.2.3复检规则若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6.3报告时间放流前3d出具有效的苗种质量检验检疫报告。7苗种计数7.1现场测量每个网箱取适量大黄鱼苗种置于同一容器中,从该容器中随机取样不少于50尾,用直板尺(精度1mm)和电子称(精度0.1g)测量体长和体重,并计算平均体长和规格合格率;用肉眼观察感官质量并统计可数指标,确认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计数。7.2计数方法统计全部暂养网箱数,按表3的取样比例随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