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

ID:44624002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_第1页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_第2页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_第3页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甘谷县抗旱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38-02根据甘谷县自然条件和多年的生产实践,文章从整地技术、树种选择、栽植技术等方面总结了适合甘谷县的抗旱造林技术。希望能为该区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产生一定的效果。1整地技术整地的目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苗木成活,促进生长。这一措施对干旱区造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一目的,整地最好提前半年或一年进行。整地时间一般以雨季最为理想。1.1鱼鳞坑整地整地形成的半圆形地埃呈品字形排列如鱼鳞状,故叫做鱼鳞坑。多用于坡面破碎的干旱山地。坡度越大的地方

2、,坑的规格应当越小,这样可以减少水土流失。1.2水平沟整地适于在坡面平整、面蚀严重、土层较厚的地方采用。沟的规格一般为:上口为90cm,底宽30cm,沟深40cm,土境的大小现状基本与沟断面倒置相似。1.3穴状整地这是最常用的整地方法,在较缓的山地和平原均可釆用,穴的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挖穴时先将表土放在一边,将心土挖出放在穴的下沿,做成拦水境,然后将表土填回坑内。2径流集水整地汇集径流造林。是将有限的降水集于植苗穴内,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使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得以提高。2.1漏斗式整地以栽植点为圆心,半径为1.5cm,首先从圆心开始挖土,逐步向外扩大,所

3、挖部分的直径为60cm,即为栽植穴。挖出的熟土堆在最外边,在生土周围堆成漏斗式径流面,径流面的斜度为20°,植树穴直径长60cm,深40cm,最后把熟土填回穴内,修成后的径流表面外高内低似漏斗状,径流面积为4.5m2,径流面的表面要打实拍光。2.2扇形和V字型整地在山坡坡度较大的地方造林,可采用扇形和V字型整地。在半干旱区应用,省工省时,集水效果理想。扇形整地按造林设计要求,沿等高线打点,以点为中心向坡上两侧扩展,上面大下面小,修成扇形的径流面。整地时先铲除扇形集水面上的杂草,然后打实拍光表面,以利于径流入穴。在径流面下沿挖一棵树穴,树穴的大小根据径流表面

4、及最大径流而定。V字形集水整地,是径流集水中最简单的一种整地方式。简单易行,集水效果较好。规划设计和扇形整地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将V字形的两条夹角线挖成宽30cm、深15cm的内沿低外沿高的流水线,即流水线的里边不起沿,外边要起沿,使两条夹角线内的径流表面产生的径流,由于V字两条流水线的作用,从而使雨水流入树穴之中。2.3网络集雨坑整地适用于坡度平缓,土层较厚的坡面。现将坡面沿等高线截成数段,每段宽度不小于6m,在每段内栽植树种。确定网格的大小,可采取1mX2m,1.5mX2m,2mX3m、4X4ni等。网格境高一般为20〜40cm,壇底宽15〜25

5、cm,并将埃拍紧打实,在网格内挖穴植树。3树种选择选用的苗木必须是没有病虫害且符合规格的一级壮苗。树种选择应以耐干旱、耐瘠薄的落叶松、侧柏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次可选择刺槐。具体可按甘谷县不同的立地类型选择树种。4栽植技术栽植方式:采用"一提、二踩、三埋实”的栽法。即栽植时把苗放正,使根系舒展,填土时先把湿润而细碎的表土填入坑穴内,填到三分之二左右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系充分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踩实后,把余土填上,再次踩实。苗木栽植深度,一般比原来在苗圃内略深一些。栽好后浇定根水。4.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栽植穴挖深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4.2

6、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如刺槐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挖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60〜80cmo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一种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4.3带土栽植常用于侧柏的栽植。小苗可在起苗时带土;大苗移植时可带土球,外面用麻袋、塑料薄膜或草绳捆包。4.4泥浆蘸根泥浆蘸根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泥浆中适当添加菌根剂、生根粉,效果更佳。(责任编辑刘锦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