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ID:44615755

大小: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人大专题调研组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按照区委安排,区人大成立由xx镇、区农业局参加的调研组,制定了《xx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调研方案》,历时一个半月时间,通过组织村干部、种植大户、农业相关部门三个层面进行座谈,听取农业部门情况汇报,实地走访察看食用菌、盆栽花卉、棚室蔬菜等种植情况,全面了解全区种植业现状,形成相关资料汇编,根据剖析存在问题,对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镇作为全区唯一建制镇,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总人口3.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3.3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种植业7500人。辖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8.4万亩,实际耕地面积13万亩。20xx年,全区完成农作物耕种面积10.9万亩,其中玉米9.8万亩,大豆1500亩,杂粮1200亩,板蓝根8000亩,棚室瓜果2472亩。1、xx镇耕地情况(共134979.83亩)。2、设施农业发展情况。3、20xx年全镇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效益对比情况。品种4、20xx年全镇预计种植品种及面积情况。二、近年来种植结构调整情况(一)农作物种植情况。全区种植业以玉米为主,种植面积达到9.8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5.4%

3、。近年来,围绕提升种植效益,近几年,全区开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引导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棚室果蔬、板蓝根、杂粮等特色种植业,20xx年种植总面积达到13000亩,其中,果蔬棚室发展到20XX栋,板蓝根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杂粮种植面积发展到1200亩,大豆发展到1500亩,金山堡村葡萄、太平山村板蓝根和杂粮、兴隆河村食用菌、民吉大地蔬菜等种植特色初步形成。20xx年,全区玉米总产量为1亿斤,果蔬总产量达到1000万斤,板蓝根产量达到240万斤。(二)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情况。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创办各类种植合作社32个,

4、入社农民达到574人。全区种植面积100亩以上大户发展到21户。目前,在特色种植业上共实现土地流转78例,流转土地2800亩,加快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三)农产品加工销售情况。目前,全区农产品以内销为主,玉米主要由辖区内宏伟粮库收购,果蔬主要在辖区各集市和超市销售,部分在大庆城区的集市内销售。一些具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已打开了外埠销售市场,太平山村板蓝根获得了安徽客商200吨订单,禾丰农业公司香瓜在哈尔滨等省内城市销售,北极花谷盆栽花卉销往东北各主要城市,禾丰农业洋葱远销俄罗斯市场。太平山村试水农村电商,加盟大庆卓创“销售宝”电子商务平台

5、,该村15种生态杂粮、笨榨大豆油全部实现网上销售,拓宽了香瓜等优势果蔬销售渠道。辖区内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6家,多以小型企业为主,其中大豆加工企业2家。(四)种植业技术品种情况。目前已累计种植品种55个,仅葡萄和提子种植品种就达到35个。在科技服务上,先后聘请农业科研院所知名农业专家6人,开展了食用菌、葡萄、棚室种植等技术培训。积极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带头人,涌现出田丰等特色种植示范户6人,仅田丰就帮助金山堡村22名村民发展了葡萄种植。(五)农业基础设施情况。全镇共有机电井320眼、喷灌设备xx套,机电井覆盖率约为51%。棚室共20X

6、X栋,其中温室215栋,冷棚xx86栋,主要分布在金山堡、xx、先锋、宏伟、兴隆河等6个村。三、存在问题虽然在区镇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全区种植结构、种植特色有了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一)观念制约严重,结构调整意识欠缺。一是缺少实质性政策支持。国家对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补助,但在新品种种植上没有补助,直接影响农民种植方向。二是文化水平影响种植视野。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经商,从事种植业主力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所掌握的技术水平低下,接受新事物慢,在农业种植上以省心、省力、省事为出发点,有的对作物轮种、

7、降解农药残留等不敢尝试一直观望,有的盲目跟风种植减收后对结构调整有抵触心理。三是危机意识不强。个别农民曾因油田打井占地获得可观收入,对于因占地造成的零散土地没有种植欲望,始终抱有继续因油获利的想法,没有考虑油田产能下降甚至油田消失后以何生存。特别是萨大路沿线村屯,此类情况尤为突出。(二)种植基础薄弱,结构调整支撑不够。一是特色种植相对规模小。虽有一定种植面积总量,但因分散且不成规模,在相关政策扶持争取上没有切入口,在后期销售上劣势明显。如全区杂粮种植基数不小,但分散在多个村屯,东一块西一块,不集中连片,争取不到政策补助,也造成经销商

8、因各种不便放弃收购。二是优质农产品没有品牌优势。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在规模实力、资本运作、品牌包装上滞后,打不出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如太平山香瓜,因产地、口感等原因已经进入哈尔滨等外埠市场,虽然较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