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寓言二则教案2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 寓言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难点:懂得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
2、: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7(“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再出示“二则”二字,学生齐读“寓言二则”,说说“寓言二则”是什么意思。3.出示“禾苗”图片,介绍禾苗的生长规律。(春种、秋收)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禾苗的寓言。(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强调“揠”的读音)二、初读寓言,认字读词1.自读寓言,
3、圈出“焦、疲”两个生字。2.读一读这两个字,再看看它们在课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3.指名认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学习寓言,理解寓意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1)指名4人各读一自然段。(2)完成填空。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________。(3)小结并完成填空。(师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要说出“揠”的意思。(学生交流,指名回答。)3.精读体悟,明白道理。(1)过渡:同学们
4、说得还不错,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读后说说你们的感受。(2)朗读体悟,交流汇报。①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焦急”。7a.从这一自然段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个人很心急?(“巴望”“天天”“焦急”)b.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这个人焦急的心情呢?②出示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a.这个人是怎样把禾苗拔高的?他用了多长时间?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他的辛
5、苦。扣住“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这句话,了解他没休息,体会他的累。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他非常的累与辛苦。b.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这个人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这个人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③出示第3自然段,体会“力气总算没白费”。a.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人又累又高兴)b.指导朗读:先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再一起边读边做动作。④出示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枯萎了”。a.“纳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禾苗都枯萎了”?(因为禾苗
6、只能自己慢慢地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都枯萎了。)b.指导朗读。⑤小结寓意。禾苗自有它的生长规律,人为地违背这个规律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凡事都要按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⑥拓展讨论。出示讨论题目,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在田里看见这个人在拔高禾苗,你会怎样来劝他?假如你是这个人的孩子,你会对这个人说什么?4.深化对“揠苗助长”的理解。7(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吗?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赅又意思相符的词语?(急于求成、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等)(2)想一想:在生活中,
7、你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四、指导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寓”“宋”“拔”“筋”“咱”“枯”6个生字。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3.教师范写。指出书写要点:“筋”上小下大;“拔”右边第一笔是横。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五、板书设计揠苗助长起因巴望急于求成经过拔苗不顾生长规律结果枯死事情变糟第一课时一、历史故事导入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
8、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