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614218

大小:64.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第2部分第五单元民国时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民国时期[纵向梳理]一、1919-1949年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国共关系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党与中共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国共十年对峙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中日民族矛盾反抗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2、人民之间的矛盾推翻国民党统治,赶走美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国共两党内战[针对训练]1.1927年9月中共中央的一项决议中指出工农暴动要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进行,而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明确指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对这一重要战略口号的改变,认识合理的是(  )A.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说明党组织思想混乱的状况C.体现了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D.反映出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方向D [从“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到“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现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方向,故D项正确。A项指的是遵义会议,时间是193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3、排除。B项中“思想混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以“苏维埃”为主要口号不等于照搬俄国革命的道路,排除C项。]二、五四运动后至国民革命时期多元社会思潮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1)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2)中国共产党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2.从经济折射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中国无产阶

4、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民族工业重新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打击,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3.从社会思潮看:国民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是中国社会两大主流思潮,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针对训练]2.(2019·武汉调研)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

5、.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C [根据题干“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选C项;“宜先求富强”反映出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反映出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及评价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

6、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评价(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彰显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针对训练]3.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

7、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D [根据材料中“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影响。A、B、C三项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中留声机属于西方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