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

ID:4460155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_第1页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_第2页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_第3页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_第4页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研究【摘要】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为之一。大豆起源于屮国,截止到日前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培育世界各地。根据统计,已发现有上千种大豆栽培品种。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影响大豆生产的因索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主要分为自身原因以及外界原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以及农民的收入。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大豆也开始挤进国际市场屮,然而若是大豆出现品质不高、质量不好等问题,就会极大的影响到我国大豆的发展。要想提高人豆的产量,就需要采用合理的、行使有效的栽培技术,从而保证大豆的质量与品质。【

2、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属于“五谷杂粮”中的一种。它既可以成为人们的粮食;又可以压榨成豆油,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人们在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质來源也就是大豆。由于其适应能力好,营养价值高,所以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然而在生产大豆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大豆晶种、特性以及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了大豆苗稀、易受到病害虫的危害,以致于大豆的产量不高、质量与品质不好,无法提高大豆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栽培技术是大豆高产量的基础环节,在生产大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对大豆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采用科学合理

3、的、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以期大豆达到高产量、高品质的效果,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下文主要分析了高产量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1.选地与整地众所周知,大豆的适应能力极强,它能够在任何土壤类型下生长,但是要想保证大豆产量高,我们可以选择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茬口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果重茬或者迎茬,都极有可能导致大豆岀现病虫害的危害。在种植大豆时,如果我们没有对前茬口进行彻底的清除,那么其中的分泌物就很有可能限制现有大豆豆苗的生长,以致于大豆生长畸形,亦无法保证大豆的产量与品质。所以在种植大豆之前,我们需要对己选定的土地采

4、取合适的轮作制度,轮作的植物我们要求选择禾本科作物,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十壤肥力的基础上清除七壤中的前茬大豆的分泌物。在很多农民的观念当中,认为种植大豆并不需要进行施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征地前保证底境,然后再在底境中施肥,保证土壤的肥力。在施肥过程中,农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对中等肥沃的土壤进行施肥的话,我们可以以2000kg/亩进行施肥,除此以外,还需要对施15kg的磷酸二鞍或者是20kg的氮磷钾复合肥。2.选用优质高产品种2.1甜种选用原则首先需要我们对种子的生育期与成熟期充分的掌握,并且需耍保证人豆种健康,在种植

5、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其次需要根据大豆种的喜好來考虑种植的地域条件,有利于大豆的高产量与高品质;最后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大豆的生长。2.2种子处理在保证选用品种保持原品种种性的增产潜力条件下,可采用富尔“千斤顶”(大豆专用型)拌种,最好少对水或不对水。该药剂每瓶250克,2瓶可拌1公顷地用种。要做到拌种均匀,阴干后种子不膨胀,种皮不开裂,然后在采用含防虫、杀菌、含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种衣剂进行包衣。3.深层施肥所谓深层施肥也就是在大豆种子播种之前,在较深的土层中播洒肥料,并且保证肥料与种子分离开,这种可以有效的避免种子健康的牛长,而

6、且撒有肥料的土壤营养成分较高,这极人的满足了人豆的养分需求,有利于大豆豆苗健康的生长。(1)机械深施肥:在一般平川岗地,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调节。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钱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7厘米,施肥量占1/3;底肥深度10〜16厘米,施肥量占2/3。(2)破垄夹肥或老沟深施肥:在没有耕翻的原茬地,用犁破开原垄台,施入有机肥料或化肥后,再合冋原垄。破茬深度在18厘米左右。要注意随破随施肥,随合垄,随镇压,以保住底境。(3)翻前施底肥:在春翻或伏秋翻的地块,作物收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施

7、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粪、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耕细起垄,也可平种大豆。4.实施精细播种4.1播种方式(1)“三垄”栽培法:即应用2BJGL-6或2BJGL-12型联合播种机进行垄上双条播,深松、分层施肥等各项作业一次完成。此法适用于三江平原地区的低湿地以及水分好的低洼地。(2)“两垄一沟”栽培法:在70厘米的垄作基础,每隔1垄在垄沟增加1行苗带,大行距140厘米,小行距35厘米,垄台穴距离15〜18厘米,每穴留苗3〜4株;垄沟穴距20〜22厘米,每穴留苗2〜3株。(3)窄行密植栽培法:平播行距30〜50厘米,利用谷物播种

8、机或改良播种机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4.2精播条件(1)合理轮作: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2)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