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01214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大职教观与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职教观与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大职教观产生的过程、含义及政策化、实践化;论证了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大职教观下的区域职教管理休制改革的构想,包括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强化政府对职教发展的统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教运行机制。关键词:职教观;职教管理;改革一、大职教观的提出及实践(一)大职教观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福斯特极力反对单纯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主张发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70年代起,徳、英、美等国及发展屮国家,都改变了单一发展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做法,开始走多元化的
2、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提法不断扩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TVETE概念,把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及劳动力市场”[1]。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把会议的主题定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提议各国制定灵活的接受终身职业教育的政策。华东师大石伟平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包括以在校生为主要对彖的职业预备教育(职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彖的岗位培训,以及以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再就业培训。就职教形式而言,包括学校本位、企业木位、社会木位的职教模式以及学校一一企业综合模式。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深人人心,职业教育成了贯穿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
3、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晋级/转业/再就业培训[2]o大职业教育观强调,职业教育应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终生的教育、全社会实施的教育,具冇层次和形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开放性、机制的灵活性、体系的融通性,等等。当前,研究大职业教育观,在我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小职教观”在我国职教界冇较大彩响:重职业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学校教育,轻企业和社会教育;重学丿力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等等。“正规化、长学制”的小职教模式,不能高质量地、适时地培养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相反加重了就业危机,面临着种种怵I境。90年代以来我国屮等职业教育的滑坡,尽管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小职业教育”木身存在
4、的封闭与低能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大职教观的政策化和实践大职业教育观正日益转化为小央和地方的职教政策和实践。2005年,全国职教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小特别赞赏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屮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渗透着大职业教育观的思想。在地方层面。上海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就业为中心,坚持学丿力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统筹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配置
5、,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实习体系的社会服务功能。到2010年,上海职业院校注册学生中的全日制学历生、非全日制学历生与非学历培训者的比例将达到1:1:2;全市每年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培训教育。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认为,上海将职业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紧密结合,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具有开创性团。江苏省提出职业教育四大发展战略:大职教发展、大集团建设、大专业开发和大服务富民。宁波市提出,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载体,推进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和创新;以捉高劳动者素质为口标,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
6、。大职业教育观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理念。各地政府在考虑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时,均统筹考虑各级各类职教资源的整合。青岛市强化市级统筹,实现了教育结构、经费投入、重点职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城乡职教发展、职教集团化发展等方面的统筹。学校职教、企业与社会培训岀现了相互合作、共饲发展的趋势,涌现出许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功例证。上海95%的职业院校都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了“零距离”[4]。二、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大职教发展挑战旧的职教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色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一体化
7、、市场化的特点,要求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整体的服务,与经济发展实现“零对接”O首先,区域职业教育出现多样化趋势。在服务对象上,远远超出了职校学生就业预备教育的范围,承担起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多项任务;在职救办学主体和形式上,开始出现学校职教与企业社会职教并举,学历职教与非学历职教并举,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并举的局面。职教的层次也走向多样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