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

ID:44595433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_第1页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_第2页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_第3页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_第4页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摘要】汉代选官制度尽管出自皇帝诏令,可是由于具体的操作依然集中在各级官吏手中,尤其地方有权势的县令和有声架的三老在基层政权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从两方面分析阐述西汉基层政权在选官制度上的作用这一突出问题。【关键词】西汉;选官制度;基层政权;县令;三老汉代自高祖的天下以后,选任官吏主耍的是两种人,第一,功臣;第二,文吏;文景,功臣的后裔也因旧有的资地,致位显通。但很多功臣后裔因为作奸犯科而被罢免爵位。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中央政府把原來各个封国的权力收回。国家越来越需要人才来管理国家,功臣旧属的后代已

2、经远远不能满足,更何况这些后裔当屮不少人已经腐化。国家各级官员主要依靠一套选官制度来选拔。汉代国家的选官途径主要有:一,孝廉;二,茂才;三,贤良方正。通过这几条途径,地方官员向中央朝廷举荐人才。一、汉代的县令长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从春秋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我国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在西汉基层行政屮,县令长的行政类型可分为县令(长)、侯相和邑(道)长。对于所掌治之县,西汉县令长除受郡国首相的监督之外,有统一完整的权力。而作为基层行政人员,在与所属邵县的关系中,县令长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在与所治民众的关系中,其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此外,县

3、令长还与当地王侯存在若即若离的君臣关系。县从春秋时期开始即是我国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具体说来,其起源于春秋时期,形成于诸侯争雄的战国时代,立制于实现大一统的秦代。两千多年来,尽管朝代更迭,社会制度变迁,地方行政管理无论是实行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还是省、道、府、县四级制,县始终都是基层政权。由于行政运作实行首K负责制,那些直接典民的县级首席长官无疑成为县级行政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将西汉县级首席长官作为考察对象,对其行政类别、行政权限以及行政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西汉基层行政管理冇一初步了解。因秦汉规定:“县万户为令,

4、不满为长”,且文献中县令长数量多于侯相,为行文方便起见,均用“县令长”化之。在汉代,县按人口多少可划分为大县和小县。县令长山中央任命,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县有较独立的行政系统。侯国是列侯的封地,是对功臣的赏煬。列侯仅有食封地赋税之利,而无治民之权。汉初列侯大者三、四万户,辖数十县,小的仅几县,甚至食仅一乡。列侯爵位可世袭,然一旦获罪,即被免侯除国。故有的侯国仅存在一段时间。邑是皇太后、皇后和公主们的封地。道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县一级行政单位,秦已置,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在郡下为县、道并行的制度,西汉则有狄道、羌道、翟道等。总之,

5、西汉县令长对于所掌治之县有很大的权力,因此,县令长作为基层行政人员,在权力系统中,既是直接亲民、专制一方的长官,乂是能上通皇帝的最基层官吏。在行政关系中,他们上有郡守、侯王,下有百姓,其在统治系统中的关系错综复杂。第一,与所属郡守的关系中,县令长基本处于从属地位。西汉重郡守,郡守可专治千里,对属吏和属县之吏有近乎绝对的权力。但郡下属县“之地域虽方仅百里,而职权广泛,包容甚众”。故众多庶务,不可能由郡吏亲理所以很多事情不只要由郡守处理,更要由县令长处理,上节之种种权限即由此产生。第二,在与所治民众的关系中,县令长又处于绝对权威的

6、地位。县令长在服从郡守的同时,在本县具有极大的权威。特别是有些郡守为了让令长保持在县里的权威,“不欲代县治”。这使得县令长在治县时能充分运用其专治权力。第三,县令长与当地王侯存在若即若离的君臣关系。由于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的遗存,地方二千石,特别是王国相有监视、制衡诸侯王的职责,而对于后来分封的侯,中央也同样为其置相,以治民与监视为数众多的侯。西汉后期分封的侯国相对较小,因此,大部分的侯国相都是四百石、三百石的秩禄。他们是屮央任命的官吏,除治民外,有替屮央监视侯王动向的义务,因此,侯国相除了具有一般县令长的特征以外(侯相同样属郡

7、守管辖,是县令长级的治民官),还有其本身的特点;根据汉武帝时期颁发的“附益之法”,侯相必须与侯保持一定的距离。总的说来,县令长在整个官僚系统中是特殊的一类人,他们是一县(道、邑、侯国)之父母官,在属吏和百姓屮具冇极大威权,但他们同时乂要受郡守极人的制约,由于西汉地方行政重心在郡一级,这种情况表现得相当明显;因此,县令长在地方中权势很重,对推选人才起着重要把关作用;二、地方三老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皇帝对地方三老的意见十分重视。同时,三老既为民师,左右乡党舆论,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地方三老制度对左右西汉选官及

8、协助县令方面起着重要推荐作用。西汉的基层官员和三老通过以下方式发现推荐人才:1・孝廉。《汉书?文帝纪》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Z不逮”。到了武帝时期,察举的科目设立了孝廉一项,并成为察举中最重要的一科。颜师古认为:“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孝成为乡里追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