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86067
大小:25.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科学外史》读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外史》值得一读《科学外史》的作者江晓原,交大教授,关注他,还是去年偶然读报,2014年7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一篇文章《不要跪在科学面前》,我是一个科学唯物者,科学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这个标题的反叛,一下子吸引了我,细读文章,不仅了解其人,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科学崇尚,有了更多层面的外延反思,包含历史、文化、政治等。2044年日《解放日报》专版专访江晓原,《把科学请下神坛》,让跪在科学面前的人站起来。我由此勾起我拜读江晓原教授书籍的极大兴趣,后来时间遗忘,没有落地,今由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喜得《科学外史》一书,
2、甚喜。《科学外史》是作者江晓原为法国杂志《新发现》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节选的篇章,自2006年6月起至今,百余篇文章中节选的49篇精华。该书基于四个新(新知识、新发现、新观点、新趣味),促使我用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这在当今手机时代、网络时代、电视时代,吸引我读完一本书,最大的动力。这本书,不是文学野史,它是一个天文学教授几十年科学研究的态度,用历史观来看科学,用文化观来看科学,用社会观来看科学,有立有驳,史料全面,论点独道。从《为什么孔子的诞辰是可以推算的》开篇,江教授谈到古代天文学、古代历法、中国四大发明、长生不老灵
3、丹妙药、二战、外星人UFO、科幻电影、地球环境,涉及天体科学、地理学、光学、古代数学、星占学、物理学、量子力学、科学模型、生命科学、印刷术、战争学、伦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阐述,讲了托勒密、开普勒、牛顿、爱因斯旦、霍金等科学家的趣闻趣事。江讲授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大量引
4、用历史资料、科学论据、历史背景,给读者展现一个全新视角,把科学置入一个更为宽阔的背景框架下去考察和理解,从科学史角度解析科学的认知维度。这本书给我们一些启示,科学都带有时代的背景,历史的印迹。科学并不完全都是公正无私、人间真理,建立在保护世界气候环境下的《京都议定书》,就带有政治企图;转基因稻米的世纪争辩就带有商业企图;对未来世界科幻的电影创作绑架科学家;外星文明存在与不存在的主流认知;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挖掘;上帝是否存在:作者抛出的问题,每每都是科学与伪科学的一场实辨。一切把科学供在神坛的思维模式需要反思,一切唯心、信
5、奉神通的思维也需要修正。了解事实真相,这才是认识科学的态度,我赞同江教授的观点,用历史、文化的多维角度认识科学。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四书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
6、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的目的。正如书中所说: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在各种生活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基本命题。科学研究物,人文研究人的价值。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无疑有助于个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克隆人技术是科学,但当人们的伦理道德体系还没有做好准备时,科技就应该等待;人体换脑技术是科学,但换完以后“你还是你”在当今还没有结论。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指出,今天,文化向
7、技术投降,技术君临天下,操控了一切,他担心这将是文化的末日。事实上,科学是用来做事的工具,人文是用来指导我们做人的,工具怎么能比人重要呢?中国科学院曾在《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明确指出,我们应“避免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要用法律、伦理来规范科学。”江教授反思科学,科学本应是纯真的,科学家不会从它的知识理论中获利。比如牛顿没有从万有引力理论中获利,爱因斯坦也没有从相对论中获利。但是今天,每一个科学技术的成果都迫切想要和专利挂钩。所以今天突飞猛进发展的技术都是能挣钱的技术,不挣钱的技术就没有人做。这是一本值得细读
8、的好书本书,2013年度“中国好书”、2014年第13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3度中国影响力图书、2013年第二届科普类风云图书等荣誉;读过之后有一种冲动,我要一一推荐给身边的人,读读该书,认识大背景下的科学,如何使用科学。张申,2015.07.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