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教育论文

烟台教育论文

ID:44557378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烟台教育论文_第1页
烟台教育论文_第2页
烟台教育论文_第3页
烟台教育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烟台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集体备课贵在“集体”重“个体”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一一集体备课,已越来越引起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已形成共识和常规性教研究活动。工作的实践也足以证明,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即是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它以循环往复的形式,由已知到未知,由不认识到认识,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对这一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表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总感觉与此有些不相协调的是在一定程度存有强调“集体”,而忽视“个体”的倾向。我们说本应是对全

2、体教师的群策群力和竭能发挥的教研行为,可往往是忙了少部分,“冷”了大部分,例如按照集体备课的理念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处在主导位置上的主备教师在每次活动前,须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设计教案,打印成文,在集中讨论前两天把教案发给组内的每位老师;准备好主讲内容,交给备课组长。而辅备教师,面对主备教师的教案,积极的态度是理应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全组进行讨论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体现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教案,从而组织实施。而现在存有的问题是,主备的意见即是“标本”,辅备照着主备“抄"只能是。这种以少代多的现象,有违集体备课的初衷,流于

3、形式,走了过场,不利于集体智慧和群体优势的全面发挥,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故此从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中力行倡导工作轴心要下移,让“集体”的优势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之上。一、从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或者说主要模式来看基础在群体中的个体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涉及到的领域和内容方方面面,内中起着主导因素或者说决定性作用的乃教师或者说教师素质。变化了的新形式要求,现在职的每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较前都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革催生新事物,校本教研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和进程中应运

4、而生。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被专家学者所认定和广大教师所认同的一种稳定的运作模式,那就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庾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和“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对此简而解之,即是教师上完课后,反思一下,我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把碰到的疑难问题和同伴进行交流。若与同伴交流仍不能解决的,那就去读书或者请专家来点拨一下。上述“三者”,相互联接,共为一体,也就是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是一个不完整和难以奏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且不说,尽就其意义关系来分析研究,我们更就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怎样的变化形式,内中蕴含一个东西始终未变,并且

5、是共同的,即教师中的个体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如果说“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动”,都属于教师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表现。那么“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其着眼点和落脚点依然还是放在教师群体中的个体这个起点上。只不过是借助于“名师”的抛砖引玉而又通过教师(个体)自身去思考和品味,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罢了。现在,如果将此分析研究移位到集体备课领域中去,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集体备课凝聚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这种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说到底还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这个群体当中的个体。进而言之,只有个体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昭示和显示出集体的优势。试想一下,如果一

6、口代群口,一言表群言,即是有了统一标准,每一个教师的内心疑惑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那算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备课”?二、从校本教研的特征来看对校本教研这一新兴的教学研究方式,专家学者们指出其最突岀的的特征即是它的实践性。从本源上说,其着眼点是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属性特征,就意味并决定了这种研究活动,必须立足于实践,面向教师。因为教师是站在一线的实践者,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能反映出实际问题。(-)就研究人员来说。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一种研究活动。专业研究者在校本教研中,只是处于一种支持

7、和参与者的地位,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他们面向的是教师,帮助解决的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点,而这些疑难点即使是教师面上存有的,也是来自于教师的个体,即大多数教师共同存有的。(二)就研究目的来说。校本教研不在于研究某种教育教学理论或创立某种学说,而是在于改进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最大值,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最为重要的还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而这种发展,只有教师的个体发展了,才会有教师的群体发展,也才会有整个学校的发展。(三)就研究的范围来说。校本教研发生与进行的场所就是教育教学发生的

8、具体情境一一学校与课堂。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又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的实施领地。因而我们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