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46983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甘肃八个着力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八个着力心得体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甘肃以往的落后归根到底在于县域经济的落后,甘肃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2016年,全省属县域经济范畴的68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到3000亿元,占比不到全省生产总值的一半,仍然是全省经济的主要短板。立足甘肃省情,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实现“弯道超车”,并让贫困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夺取扶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必须要紧紧扭住县域经济这一“牛鼻子”,多举措发力,几代人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甘肃经济社会的面貌一定能够得到彻底改观。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应
2、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不仅是破解全省结构性刃盾的根本抓手,也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有效保障,更是扩大就业、培植财源的重要依托。今后几年,甘肃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项目带动、产业帮扶、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要把“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扶贫聚焦点放在贫困村产业开发、项目建设上,全面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快民营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借势“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到中西亚地区开辟市场、开发建设,助力提升甘肃省对外开放的层次,多举
3、措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把产业升级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攻方向。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壮大主导产业与培育新兴业态并重,利用好已有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聚。一要选好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要依托各地特有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引进具有带动性的企业和项H,大力发展富民主导产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夯实产业富民的道路。同时,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推动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二要培育新兴业态。有针对性地打破单一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特色旅游乡镇,整合区位特有资源,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走“
4、美化乡容、开发乡宝、富裕乡民”之路,特别是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以旅游业的收益带动群众致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充分利用已有发展平台。进一步利用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牵头的工业平台体系,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和国际产业合作。把政策落地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政策集成作舟,促进政策落地,提高对政策知晓度,缩小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差距,推动各项扶持政策尽快落细落实落好。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放管服”改革,继续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各种显性和隐性涉企收费,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县域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不断创
5、新,增强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精准把脉政策动向,吃透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基础、园区承载、人才支撑、区域特色和发展方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重点,从中挖掘蕴含的无限商机。努力调整资本结构,扩大融资能力,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依托产业、技术优势寻找战略投资,运用资本市场、股份制改造等手段,利用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等形式,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等发展难题。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增添发展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把各类园区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开拓发展新空间。继续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抢抓国家深入实
6、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各县域要主动融入既有的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经济战略平台,切实把各类园区作为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高标准做好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推动产城融合,有效实现县域经济提档升级。同时,依托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式发展,科学构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延长园区产业链条,围绕循环经济发展和延链补链强链,引导优势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发挥品牌效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精准招商,夯实富民
7、强县基础。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推动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新旧动能的顺畅接续转换。为此,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坚持创新发展,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一要发展科技添活力。加大科技创新特别是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孵化一转化一产业化完整链条。把科技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供给,推动科技与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